游斌研究的空調器有20多款被評為廣東省重點新產品,并申請了90多項國家專利
前言:新經濟發展環境下,隨著土地、人口等紅利的逐漸消失,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將科技創新提到經濟發展戰略高度。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地、中國著名制造業基地順德,率先遇到經濟發展難題,同時依靠求實創新的順德精神,努力探索經濟轉型升級之路,向“順德智造”轉變,成績可圈可點。順德城市網將推出系列報道,領略順德創新力量。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通訊員葉靜哲) 喜訊!5月13日上午,順德城市網記者從順德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獲悉,該局收到廣東省人社廳反饋,順德有12家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的申報書通過了省廳的審核,并報往國家。
已有博士后工作站25家,又有12家獲省審批
人才是創新之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據了解,今年區民政和人社局共收到碧桂園、德冠包裝等20家企事業單位申報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經過區民政和人社局、省人社廳的嚴格審核和把關,省廳將12家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申報材料報往國家。
順德首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1999年,隨著順德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開展博士后工作作為順德構筑人才工作載體的一項重要戰略。順德區委區政府于2011年相繼出臺了《順德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快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的決定》和“1+10”人才政策,舉全區之力打造人才強區。
記者了解到,到目前為止,順德已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家,約占全省的1/9,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4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6家,這些企業涉及家電、化工、涂料、機械裝備、新材料、醫藥保健等行業。
據悉,經國家批準新建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載體建設單位一次性30萬元的建站啟動經費;新建工作站引入博士后開展科研項目,自引進之日起連續兩年每年給予10萬元科研經費扶持;對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給予工資外津貼每人每月1500元。
目前,全區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建站以來,累計共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160人,其中已出站142人,出站后繼續留在順德工作有30多人。2014年,工作站博士后共承擔了國家級科研課題5項,省部級課題7項,市級8項,取得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獲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項。發表論文81篇,其中,在國內核心期刊44篇。
新增博士后工作站助力全人才鏈構建
事實上,通過博士后工作站順德打造了企業科研文化氛圍,博士后群體成為推動產業創新轉型的生力軍,并帶動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據統計,全區博士后科研項目通過轉化,為企業帶來超過17.6億的經濟效益。這些成果確立了企業在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有些成果甚至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
以美的集團進站的游斌博士為例,其進站后一直從事空調系統的節能降耗及低噪音方面的理論研究與新產品開發工作,其完成的“空調流體動力系統的仿真優化設計與耦合分析”項目研究,為空調流體動力系統設計帶來重大變革,還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僅2006年一年就為企業新增產值90億元,新增利潤6億元,新增稅收3億元。
就在日前,順德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喜忠接受順德城市網采訪時暢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將從全產業鏈、全人才鏈、全創新鏈三個維度營造創新生態圈。黃喜忠表示,“全人才鏈”里面有頂尖人才、高端人才、工業設計人才、技能人才,還有中央現在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才,“以全人才鏈對接全產業鏈、全創新鏈,吸引各層面的人才為順德所用。”這說明,城市要升級,產業要轉型,都以人才作為強大的支撐。
區民政和人社局表示,正在申報的12家企業博士后工作站作為科技平臺,將引來或培養一批技術領軍人才和優秀的科研團隊,為推動“順德制造”邁向“順德創造”注入新鮮血液。
■相關報道
順德創新驅動:這robot全世界行業領先
順德創新驅動:創客空間內有全方位服務
黃喜忠:構建三大全鏈條營造順德生態創新圈
順德創新驅動:強大研發力是走出去的關鍵
順德創新驅動:開放式創新+智能制造
順德創新驅動:自主研發機器人企業爆發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