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拖未決的“三網融合”試點政策,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彩電市場發展“另一只靴子”。
去年開始,彩電企業通過技術手段推出互聯網電視,將作為終端顯示設備的電視機變身家庭信息多媒體娛樂中心,成為推動傳統電視機戰略轉型的“第一只靴子”。
當前,政策雖仍未明確頒布時間以及對未來彩電業走勢的影響力預測,但并未影響到國內彩電企業實施以“三網融合”為前提下的產品和市場營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互聯網電視”的推出以及市場營銷的全面投入。
當前來看,“三網融合”解決的根本性問題仍是“廣電網、移動網、互聯網”的融合,最終將原告分屬于不同領域的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以市場化的手段推動業務間的相互融合,企業間的相互競爭、市場間的繁榮活躍。
多年來,“三網融合”久拖不決的根本性原因,被許多專家和人士指責于部門間的權利和利益分配權的爭奪。不過,在這權利和利益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內容平臺”建設和完善的問題。“三網融合”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在短期內快速解決,但融合后的“內容”體系如何構建、方向如何把控、社會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如何厘清,卻絕非技術手段所能解決。
多年來,彩電企業作為終端設備制造商,市場和產業發展所依托的主體卻是廣電網絡。不過,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應用環境的快速普及,特別是存在于互聯網上的海量信息內容在短期內以“火箭速度”增加,也直接推動了國內企業在彩電設備上的功能創新,界于“廣電網”和“互聯網”兩者之間的電視新品出現,并成為當前市場上最暢銷、最受歡迎的新品。
今年初以來,隨著國家從行政角度強勢推動“三網融合”政策的實施,互聯網電視的發展也由此成為“三網融合”的最佳載體,實現了人機互動和廣電互聯網內容的交互式融合,消費者通過電視所能獲得的“內容寬度和廣寬”快速增加,這也直接促成了國內企業以“互聯網電視”實施企業戰略升級和市場營銷拐點,幾乎所有的國內企業都推出了互聯網電視,就連三星、索尼、夏普等外資企業也蠢蠢欲動,欲參與到這一市場蛋糕的搶奪中。
不過,筆者以為,無論“三網融合”試點政策何時出臺,試點內容是有利于廣電企業或是電信企業,對于當前彩電企業在市場上實施的“互聯網電視”營銷均不會起到直接的刺激作用,更不會因為廣電強化對內容的監管加大而制約互聯網電視的市場銷售。
從技術角度來看,“三網融合”的根本不是技術解決方案的成熟性,而是對融合后內容平臺的構建、監控與完善的產業性問題。同樣,對于互聯網電視而言,當前已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了廣電網與互聯網的融合,未來還將會出現技術升級型產品,而對于這一電視新品而言,最重要的便是網絡內容平臺的建立與充實。
多年來,彩電企業一直以“終端設備制造商”身份出現,未來在中短期內彩電企業在產業鏈中的這一身份定位也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當年,一些彩電企業試圈借助“互聯網電視”實現從終端制造商向內容服務商的商業模式創新,但實際上受中國現有特定的社會環境影響,彩電企業成為內容服務的可能性極小,這不僅僅是資金和技術的問題。
對于那些想依托“三網融合”試點政策實施,來借機實施互聯網電視市場營銷的企業而言,顯然是不現實的。試點政策解決的不是市場性問題,而只是確立未來融合方式和權利分配的問題。而對于一家終端的設備制造商而言,彩電企業還不足以影響到整個政策的最終走勢,更無法構建符合規定的電視內容。
當前,已有一些彩電企業在悄然轉型,從設備制造商向平臺整合商的轉變。從內容服務商到平臺整合商,雖然只是幾字之差,卻令彩電企業已巧妙回避了“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商”的尷尬定位,仍然回歸到產品功能和技術創新的層面,通過構建全開放式的內容平臺,除了涵蓋傳統的“影視聽”內容,還可以吸納更多的文化教育、應用功能等內容。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