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市場千變萬化,然而多年來不變的是Sealy、Simmons、Serta持續穩居床墊行業前三強。這三家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知名度不一,但是在各大高端家居賣場都可見其芳蹤。應該說,名頭最響的是Simmons——它的中文譯名“席夢思”在中國早就是床墊的代名詞;排名第三的Serta(舒達)在中國天津設有工廠,與美克美家的終端也有較深入的合作;而排名第一的Sealy(絲漣)去年8月將首家中國專賣店開在了南京,今年3月份又登陸北京居然之家的“家之尊”國際館。加上早已來到中國的Musterring(美得麗)、Dunlop(鄧洛普)、Slumberland(斯林百蘭)等一系列國際品牌床墊和喜臨門、雅蘭、皖寶、穗寶、京蘭等國產品牌,中國消費者在床墊上的選擇上有了更多的層次,在床墊選擇的方向和觀念上正在與國外趨同。過去的中國人一貫偏愛硬床,并且堅持認為硬床是有益健康的,甚至連枕頭都曾是用玉石、陶瓷、竹木制作,幾乎是傳統的一部分。席夢思、懶漢沙發類的產品,似乎只會起源于西方。但是現在,中國消費者也會根據需要來選擇床墊的軟硬度,當遇到睡眠問題時,首先也會想:我的床墊夠舒適嗎?
從《歷史擷趣:美國人緣何愛床墊》中我們看到,原來在Simmons發明海綿+彈簧的床墊之前,美國人也是用稻草、棉花、羽絨之類的東西做“床墊”的。這篇文章還講到了一些名人與床墊的故事,列舉了一些提到了床墊的暢銷書,非常有趣。如果要讓我回想中文書里涉及的“床”,馬上會想到“床前明月光”、“錘床便大怒”(其實這兩處的“床”指的卻都是坐具),以及《紅樓夢》、《西廂記》中的一些片段,在《阿Q正傳》中,“秀才娘子的寧波床”基本上就是阿Q“參加革命”的動力——不論寧波床,還是羅漢床,清一色是硬木的,富人家會有類似“錦緞團花的褥子”,窮人家是草墊、棉墊,便是那時中國的“床墊”了。
一項調查表明,有65%的受訪者不滿意床墊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床墊制造商開始大力強調床墊的功能,不僅強調其舒適性,更強調其助眠功能,不僅是賣產品,更是賣睡眠、賣生活方式(Mattress King的銷售之道:推廣優質睡眠),宣稱自己的產品如溫泉般舒適,更有內置電動裝置的床墊面向特定的市場。除此之外,床墊和床品面料的上游供應商品牌Outlast(纖維)近期在《今日家具》、《今日家紡》雜志上主打的平面廣告,是專門針對更年期女性的,文案中寫道:到2015年將有50%的美國女性出現更年期癥狀,如潮熱、盜汗、失眠,技術上能夠實現“不冷不熱”的床墊將是她們的需要。Simmons臺灣公司則在母親節期間推出了“送母親合適的床墊,給母親舒適的睡眠”活動,更是大打親情牌、關愛牌。不得不承認,這些市場推廣非常精準,也非常動人,例如筆者本人,就正在琢磨給一直受失眠問題困擾的母親換一張床墊。
床墊和其他的家具不同,它將被覆蓋上各色的床上用品,外形設計往往不是最引入注意的,舒適度是其最直接的決定因素。如果說,前面我們看到了一些賣優質睡眠的營銷手段,Serta與著名設計師Vera Wang(薇拉王)的跨界合作,可稱是升華到“賣夢想”了!每一個新娘都夢想穿上Vera Wang的婚紗,Serta與Vera Wang合作推出的床墊,是不是也會成為每一個新娘的夢想呢?
在剛剛結束的拉斯維加斯家具展上,美國一家床墊制造商的跨界合作卻引發了業界的爭議——該公司與老牌成人雜志PLAYBOY(《花花公子》)合作推出了兩款床墊,在男性普遍不是消費決策者的床墊市場,選擇成人雜志品牌合作,可真是一著險棋。或許這個公司的PLAYBOY床墊本來就沒打算在家庭消費市場上“混”。比較“杯具”的是,在寫稿時我想搜索一下該床墊的后續報道,以Playboy+Mattress為關鍵詞,卻發現Playboy被屏蔽了,找不到這個產品的結果,而且是在出走的google.com.hk……
跨界合作不一定只是簡單的品牌授權。Serta的品牌“代言人”,是一群可憐兮兮的小綿羊(Counting Sheep),失眠的人換了床墊之后,這些小綿羊就“失業”了(Buy a Serta mattress, count sheep no more)。由著名的Aardman Animations動畫公司設計制作的數羊系列廣告,在美國廣告界獲獎無數,也深入消費者的內心。這可算是床墊品牌乃至家具品牌在跨界合作方面的最成功案例了。中國的家具企業和床墊企業真的應該在這些方面下些功夫,花巨資請一個明星代言人,廣告效果不一定比得過一只羊呢!
(編輯: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