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上周末,國家質監總局針對家用電器產品,出臺了召回管理規定和條例的征求意見稿。這是我國首次把家用電器列入召回產品范圍內,堪稱破冰。有了這頂保護傘,老百姓自然少了一個大心病。
我國已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制造國,但至今除了行業內部一些規定和廠家自律舉措,我國沒有一部明確規范家電產品質量問題的法律法規。事實上,近年來,因產品質量問題,家用電器發生事故危及消費者財產甚至生命安全的案例頻頻發生。多年來不斷有人倡議,家用電器也應像汽車一樣實行召回制度。一旦有了這項制度,相信肯定會對家用電器生產商和銷售商下了一道“緊箍咒”,再不敢把產品質量當兒戲。
而因為家用電器召回制度的缺失,近年來發生的多起差別對待,也曾讓中國消費者“很受傷”。去年5月,飛利浦在中國召回6000個咖啡壺,在美國、加拿大市場可進行換機處理,而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只能維修不能退換……業內人士早就指出,正是因為目前我國市場監管體系、法律制度都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跨國公司有機可乘。顯然,這一系列事件的巨大影響,推動了此次家電召回制的修訂和出臺。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廠商在境內的召回措施應當與在境外召回的措施相當,不能搞差別對待。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家電召回管理規定和條例的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家電生產者不履行召回義務的,最高可被罰款3萬元。不少網友和消費者認為,家電企業的銷售額動輒千萬元,區區3萬元罰款,還不是九牛一毛,難以威懾約束企業?筆者則認為,這種擔憂大可不必。相比其它很多行業,家電業可說是我國競爭最為充分的行業之一。如果你的產品質量有問題,替代品牌多得很。因此家電生產企業尤其是品牌企業,特別在乎聲譽。前不久,各品牌商針對紫砂鍋造假事件展開的迅速危機公關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某國產家電品牌服務總監的話也許更能代表企業的心理: “企業出現大批量的產品問題,如果不召回,對于企業的無形損失,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而在這次征求意見稿出臺后,業界反映出的積極態度令人鼓舞,也再次證明了家電召回制度亟待出臺的現實急迫感。不管怎樣,這一步終于邁出去了,正如王金亮所言,這對生產商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件好事。面對意見稿,業界踴躍“提問”,正是希望它在最終實施時,不會成為一紙空文。我們也期待著最后的定稿早日出臺,真正起到規范和推動家電行業發展的作用。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