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智慧龍江夢想家園”,龍江是一個有夢想、敢于追夢的地方!“一旦出發必須到達”,龍江鎮正是以這樣的決心,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開創出眾多的“龍江模式”、“龍江做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順德區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起始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佛山一環創新圈的深入推進,龍江將迎來多重機遇。龍江鎮正以“順德區擔當有為先進團體”榮譽稱號為激勵,再掀干事創業新熱潮。
為此,龍江鎮聯合順德城市網推出“追夢龍江”特別創意策劃,展示龍江成果與優勢,釋放龍江發展思路;激發龍江追夢熱情,再筑龍江新優勢。
風起春潮涌,風好正揚帆。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熱潮澎湃翻涌,龍江正在緊抓時代發展帶來的千載良機,奏響發展引領的磅礴樂章。
在高質量發展的逐夢路上,遠不止于產業創新、城市升級,民生謀劃同樣必不可少,或者說這是高質量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所有龍江人的殷切期盼……
對此,龍江不斷地增大“民生大禮包”:力促教育擴容增量,力爭改善醫衛環境,發力加強民生保障,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龍江攜民意前行,帶干勁追逐,真抓實干,讓這份“民生答卷”更有溫度和厚度。
龍江教育銳意改革,發展勢頭強勁。
教育先行 培養龍江好子弟
“龍江教育人銳意改革,積極進取,擔當作為,是前所未有的!”談及龍江教育的未來,豐華中學校長賴壽山動情地表示。
2月15日,龍江鎮教育局召開2019年龍江鎮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吹響推動全鎮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號角,譜寫“優教龍江”的奮進之筆。龍江鎮黨委書記何春云強調,龍江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應該把重點放在資源增量擴容、學校優質均衡、教學提質增效、教育內涵發展等方面。
說起龍江教育,龍山中學校長王惠航不由得自豪,“近年來,龍江對教育是越來越重視,不管是硬件提質,還是教師培訓、學校評價機制,都有新舉措、新突破。”一直以來,龍江著重從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兩大方面入手,既要滿足民眾對學位的基本需求,又要滿足民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多措并舉,努力提升龍江教育整體水平,呈現了重重亮點。
校舍建設是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矚目點。龍山中學生活樓今年3月25日完成了招標工作,一年以后,學生們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飯堂和宿舍環境。飯堂能滿足788人同時就餐,宿位也增加到640個。學生家長宋登高說:“生活樓建成之后,既方便了學校管理,學生上學更安全更便利,作為家長當然就更安心了。”
龍江外國語學校綜合樓效果圖。
除了正在擴建的龍山中學生活樓,豐華中學學生生活樓、坦田小學綜合樓也正悄然換新貌。正在快馬加鞭新建的還有龍江外國語學校、仙塘民辦小學(名稱待定)、龍江穎林學校(二期)、金科龍江中心城區地塊配套公辦幼兒園、中海龍江地塊配套公辦幼兒園。部分學校校門外觀和教學樓建筑外墻、葉霖佳小學生活樓和禮堂也正在改造。
龍江外國語學校鳥瞰圖。
其中計劃于今年9月開學的龍江外國語學校最受關注,校舍是現代風格與傳統嶺南文化元素融合建設,如紅磚灰瓦、鍋耳屋、類似桑基魚塘的綠化等,中國傳統的圍合式書院氛圍濃厚,簡約而不失韻味。龍江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龍江外國語學校將引進全國先進的辦學理念,實行大學區、現代化、特色化辦學,力爭創建全區“雙一流”的標桿性學校,為優秀高中輸送品學兼優的初中畢業生。
龍江在提升優質教育之路上永無止境。去年鎮政府在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教育裝備升級、教師培訓、教研科研、獎教獎學方面投入了2000多萬元。龍山中學老師李燕婷說道:“龍江采取多方舉措促進教師隊伍發展,如建立名師工作室、建設教師培訓中心等,對于提升老師的教學技能和信心都有很大幫助。”
接下來龍江還將加大投入重點投向義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提升五年行動計劃、智慧校園建設以及公辦學校室內空調全覆蓋項目,全力打造“優教龍江”區域教育品牌,圍繞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邁開推動龍江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龍江深入調研后創新建設的貼心公園。
民生幸福 傾注一點一滴的努力
“每天吃過晚飯后,就和老伴來這里坐坐,和街坊聊聊天,或者動動身子,感覺精神多了!”今年69歲的劉伯在龍江蘇溪已經生活了大半輩子,見證了這里的點滴變化:各種健身設施、涼亭、石桌石凳慢慢地就多起來了。
去年起,這些便民設備陸續出現在龍江村民家門口,這就是龍江深入調研后創新建設的貼心公園。蘇溪、坦西、東頭、西慶、麥朗、官田等15個社區(村)的75個貼心公園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日常。
龍江村居里河涌碧波蕩漾。
同時,散步的人們還發現,改造后的河道河水碧綠清澈,偶爾泛起微波。河岸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一片生機勃勃,景觀清幽怡人。仙塘村村民吳先生對此深有感觸,“這就是龍江的愛河治水的功勞了。”愛河治水并非一朝一夕可見成效,龍江將繼續嚴格落實河長制,持續推進“愛河治水”行動,探索“環保+調水”鞏固機制,“政村”合力治理黑臭河涌,并分階段更新供水管網,讓治水后能保持治理效果。
環境的優化是系統的,更是細致的。據了解,未來龍江計劃把貼心公園工作融合到鄉村振興工作當中,廣泛宣傳發動,切實解決村居閑置地、待建地、衛生死角等問題,“變廢為寶”,給村民帶來更多的休閑空間。同時,也將村居的環境整治得更為清爽整潔,也因此如此,去年底龍江順利通過了“佛山市健康村”、無煙單位、健康促進示范單位、健康家庭等評估。
接下來,龍江將借力健康村創建和億農復審工作,加快推進“健康龍江”建設。據了解,龍江將深化院校合作共建,將本土醫院打造成區域標桿性醫院,并加快引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康復、廣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卒中中心等項目。同時,龍江繼續深入開展龍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開展,當好村民家門口的健康守護者。
如果說,硬件軟件的提升是顯性的,那么心靈的溫暖便是細無聲的。在龍江,慈善是每個人共同的情結,因此慈善事業一直蓬勃。其中安居工程最為惠民暖心。
“自從修繕了天花板,雨天再也不用受漏水的困擾,住的也安心多了。”麥朗村何佩燕阿姨看著舊屋換新顏,喜逐顏開。龍江慈善會相關人士介紹,2015-2016年兩年間,龍江投入了585萬元為203戶困難家庭進行了大規模的房屋修繕工作。
未來,龍江慈善事業還將愛心和溫暖擴散到更多的有需要的人群,深化服務需求調查,解決困難群眾實際問題,拓寬救助項目,努力實現慈善服務精準務實,讓每一個龍江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正如龍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孫春剛上任時動情的“承諾”,“兢兢業業地做好工作,勤勤懇懇地為民謀利,把群眾最關心的教育、衛生、環境、民生保障的事情辦好,讓龍江人民感受到幸福。”(彭美慈)
■系列報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