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開展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一鎮一品”示范創建活動以來,順德區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全區205個村(社區)做到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通過示范點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培育具有順德特色的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品牌,助力構建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順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即日起,順德區司法局攜手順德城市網,以深入挖掘和報道為方式,解讀鎮街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品牌的內涵,梳理相關工作推進的經驗,剖析律師服務基層的積極作用,凸顯社會各界對順德區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一鎮一品”示范創建活動成效的客觀評價。
2019年9月20日上午9點,均安鎮沙頭社區二樓會議室內,駐村律師尹艷萍通過宣傳講座向社區外來務工人員講解一些典型案例,例如農民工有哪些權利、農民工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等,還向大家宣傳了《法律援助條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參加活動的外來務工人員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實在太好了,要是能夠及時得到信息多多參與,自己遇到糾紛的時候就能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了。
群眾通過網絡預約律師視頻
響應群眾需求,創建互聯網+法律服務咨詢品牌
類似的聲音,均安鎮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在日常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中經常聽到,現場法律咨詢方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律師坐班服務的時間雖然不斷在增加,但一些偏遠村居的群眾享受法律服務的機會依然無法得到及時滿足。為了使群眾能夠足不出戶解決法律難題,享受到更加及時、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進一步提升村居法律顧問的工作質量,均安鎮把目光瞄向了互聯網,利用科技手段,創建互聯網+法律服務咨詢品牌。
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法律服務工作也能借助互聯網發揮更大作用。均安鎮在培育自己特色的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品牌上,就充分利用“微信”媒介為村居法律顧問律師與有法律需求的群眾架起了一座溝通橋梁,引導群眾在家門口解決好糾紛,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
均安鎮司法所通過建立各村居專職調解員、駐村居法律顧問微信聯絡群,并建立微信服務機制,方便轄區村居法律顧問律師與司法所及村委會有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溝通交流、信息傳達、發布通知、法律咨詢等,通過網絡互動推進法律服務的有序開展。
內部加強溝通、互動外,均安鎮還通過微信聯絡群與顧問律師做好定期開展擺攤宣傳活動,并對擺攤宣傳活動形成書面總結。除此之外,為了擴大該項服務的影響力和知曉度,均安鎮司法所在各村居做好互聯網+( 微信視頻)法律服務的報道宣傳,通過村居公共法律服務站播放普法欄目,利用村居微信公眾號加強顧問律師服務的信息報道、開辟普法宣傳陣地。
律師現場回答群眾咨詢的法律問題
借助新陣地,打通法律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與此同時,均安鎮還加強規范各村居法律咨詢登記簿,做好拍照、群眾回訪記錄等檔案,并進行不定期檢查。各村居專職調解員每月通過矛盾排查,搜集好本村群眾的矛盾糾紛事件、有重大疑問的法律問題匯總給鎮司法所,部門、律師、村居等再依托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方式,引導群眾在家門口解決好糾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好問題。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推動和努力,“微信”為陣地的互聯網陣地逐漸成為均安鎮打通法律服務基層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武器,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專業的法律服務。13個村居至今開展的普法講座或宣傳活動共計開展39場,受到法律知識教育的多達3000多名群眾。截至10月,村居法律顧問共計接訪咨詢367件次,代書法律文書1件,服務對象多達392人。
接下來,均安鎮司法所將嚴格按照“一鎮一品”創建活動的要求,協調好駐村律師和村(居)之間的工作,督促駐村律師使用好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工作系統,采用預約等方式,靈活變通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通過不斷豐富服務的內涵和形式,助力構建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均安鎮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更大貢獻。(李放)
■相關鏈接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