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粵語曲種專場)決賽暨頒獎儀式在“中國曲藝之鄉”順德均安完美收官。
廣州、東莞、江門、珠海等全省各地青少年曲藝愛好者同臺競技,帶來說拉彈唱的粵曲,展開一場“明日之星”的激烈角逐,展示曲藝才華;黃俊英、梁玉嶸、陳玲玉等粵曲名家閃亮登臺,演唱一曲曲經典而又耐人尋味的粵曲,讓市民群眾、青少年等群體大飽眼福。
12月14日,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曲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第十三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粵語曲種專場)決賽暨頒獎儀式在“中國曲藝之鄉”順德均安完美收官。
據介紹,從2006年開賽至今,歷經十三屆,累積吸引2000多名青少年參賽,評選出逾百位“明日之星”,培育了一大批曲藝新秀,成為廣東曲藝傳承發展的搖籃。大賽引導當代青少年關注和學習傳統曲藝文化,促進曲藝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培育青少年曲藝節目創作和教學的隊伍,使曲藝在青少年智育和美育中發揮作用;推動更多的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投入到傳統文化的“傳、幫、帶”事業當中,使曲藝事業不斷煥發生機和活力。
現場頒發“明日之星”獎狀。
據悉,今年經初評共有30個節目、35名小選手進入粵語曲種專場決賽。決賽現場上,小選手們各自施展本領,贏得陣陣掌聲。最終,來自佛山市粵風堂殘疾人藝術團的胡廣露,東莞市道滘鎮中心小學和道滘鎮南城小學的黃志聰、密家豪,斗門區曲藝家協會的朱蕙菁,云浮市文化館的符素銘,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余嘉亮,廣州市荔灣區青少年宮的梁詩語共7位小選手脫穎而出,成為新一屆“明日之星”得主,贏得評委和廣大觀眾的廣泛贊譽。
當晚,曲韻新唱·曲藝專場——第十三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頒獎晚會,在新一屆“明日之星”得主帶來優秀節目展演,還有一眾廣東曲藝屆名家登臺表演,粵韻飄馨,好戲連臺。
均安沙頭樂瑞幼兒園小朋友帶來表演。
為繁榮全省曲藝事業,培養曲藝接班人,充分展現展示近年曲藝新作品、新成就,廣東省曲協聯合各地,搭建了以中國曲藝牡丹獎和全國大獎獲獎演員為主體的演出班底,組織精品曲目、優秀演員在全省巡演,開展“曲韻新唱——曲藝專場”基層惠民演出,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全省廣大基層人民群眾。
值得關注的是,“明日之星”賽事連續十三年落戶在順德均安。這對均安來說,這是家門口高端的展示平臺,也是傳承曲藝文化和培養青少年曲藝人才的重要陣地。
據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宋梟楠介紹稱,賽事連續十三年在均安舉辦,該地區有深厚的粵曲曲藝基礎和濃厚的文化基因,每年都會吸引本地青少年以及各地的曲藝愛好者參與其中。多年以來,通過搭建“明日之星”平臺,不少青少年都逐漸走上專業曲藝道路以及儲備了一批優秀曲藝人才。
新一屆“明日之星”得主:來自東莞市道滘鎮中心小學和道滘鎮南城小學的黃志聰、密家豪帶來粵曲《夜戰馬超》。
“均安擁有眾多的曲藝名人,賽事舉辦十三年以來,均安誕生出十多名廣東省曲藝‘明日之星’人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曲藝青少年。”均安鎮宣傳文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歐陽燕弟介紹,為進一步挖掘均安曲藝人才,今年均安還舉辦首屆曲藝文化節,小戲曲大賽、曲藝繪畫等創新形式走進學校、村居,激發廣大青少年乃至曲藝愛好的創新思維;同時,每年暑假期間,均安同步開展曲藝培訓,聘請專業曲藝導師,加強青少年唱腔、揚琴、高胡、鑼鼓等方面的培訓學習,進一步挖掘均安曲藝人才培養和曲藝文化繁榮發展。
順德區曲藝家協會主席李漢銓表示,均安在粵曲挖掘方面走在順德乃至珠三角前列,對曲藝文化發展培育花了大量的心思,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和效果。在李漢銓看來,均安曲藝為順德的曲藝繁榮、人才儲備提供了“樣本”。截止目前,順德已經有了23個針對青少年的粵劇傳承基地,能夠讓更多順德青少年學習唱粵曲、了解粵曲文化。同時在鎮街的曲藝基地之中,為曲藝愛好者提供了平臺,提供了長期的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水平。(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