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疫夫妻凱旋的那天,我們小區的居民自發冒著大雨夾道歡迎英雄回家,送上鮮花,合影留念……”在順德區衛生健康局聯合順德城市網發起的《紙短情長——給醫護人員的一封信》征集活動中,網友陳衛星在來信中如此寫道。
原來,信中提到的這對夫妻是陳衛星小區的鄰居。其中,妻子李春艷是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護士,今年2月13日出發馳援武漢,丈夫黃業群從事建筑工業,1月31日開始馳援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臨時防疫病區(應急救治醫院)的建設。“他們夫妻倆同時抗疫出征,家里兩個孩子由外婆照顧著,全家人共克時艱,默默奉獻。”陳衛星信中繼續寫道。
這對夫妻身上有著什么樣的感人故事呢?城網君為大家一一道來。
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李春艷(受訪者供圖)
最強“夫妻檔”因抗疫第一次有了工作交集
作為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手術室的總務護士、主管護士,李春艷在接到出征通知前,她多次寫下請戰書,希望去湖北馳援。當真正接到出征武漢的通知時,已是凌晨3點了,李春艷毫不猶豫,立馬收拾行李。收拾到凌晨5點半才想起通知正在中山趕工建設應急救治醫院的丈夫黃業群。
黃業群接到電話馬上從中山趕回順德。當時他才知道妻子是要去最危險的中心疫區武漢,但擔心之余還是支持妻子的決定:“老婆,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于是,學醫護的妻子和學土木的丈夫第一次在工作上有了交集:一起為抗疫戰斗。
“在最危險的一線體驗了最完美的醫患關系”
在武漢的李春艷很快投入救治一線。在治療病人的同時,也要保障自己和其他醫護人員的安全,而且防護服一穿就是八九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去廁所。
李春艷說,除了配合醫生工作,為病人按時打針、發放藥物之外,還要和其他護士做好病人的心理輔導以及醫院各區域的保潔工作。面對因為傳染家人而陷入自責的病人,李春艷小小的身軀像是有無盡的能量,用她的樂觀和陽光,對病人們進行疏導安慰。
回憶起這段在武漢的日子,李春艷感嘆道,“這段時間是我認為醫患關系最完美的狀態,病人們無條件的信任、配合、感謝醫護人員,醫護人員也盡力的幫助、治療、回應病人,雙方的關系很和諧。”她說道。
回憶起這段在武漢的日子,李春艷更加堅信這份職業是有價值的。(受訪者供圖)
責任感的驅使,拋下小家服務大家
離別的日子,因為非常想念媽媽,李春艷10歲的女兒黃依依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寫道:“我有點傷心,但是我也很驕傲,我的爸爸媽媽在祖國危難的時刻可以為國出力,我以后也要好好學習知識,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長大了也能像爸爸媽媽那樣報效祖國。”
提起這封信,李春艷有些愧疚,又有些欣慰。愧疚于自己和丈夫都出去了,前途未卜,孩子只能扔在家里給外婆照顧;欣慰于自己從這封信中看到女兒懂事了。在給女兒的回信中,李春艷寫道:“我們幾個人組成了一個小小的家庭,爸爸媽媽們在責任感的召喚下是去為大家庭服務,大家庭需要我們站出來的時候,就應該義無反顧的站出來。”
4月6日,李春艷回到順德的家時,小區物管人員與鄰居們自發冒雨迎接她回家。密密的小雨澆不滅居民對白衣戰士的崇敬之心,一朵朵雨傘下是他們翹首以盼的身影。“其實我挺不好意思的,在什么崗位就應該做什么事,我是個護士,去武漢馳援也是應該的。”在李春艷看來,護士的本質就是奉獻,這份責任感讓她選擇逆行。
在臨近醫師節的日子里,作為一個從業15年的護士,李春艷深感榮幸,她說:“在我看來,人活著除了追求基本的生存需要,還要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其實護士并不是只需要作醫囑的執行,我們還有屬于自己的專業性,憑借我們的護理工作也可以治病救人。護士這份職業讓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李春艷深情說道。(楊麗鶯)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