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順德召開落實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專項調研座談會。
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為何會日漸式微?應該如何走出當前傳承困境?怎樣在守正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昨天(8月6日),順德召開落實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專項調研座談會,對以上問題做了討論與回答。
順德區副區長、區衛生健康局局長招霞紅,區衛生健康局、區民政人社局、市醫保局順德分局等負責人與來自各醫療機構的中醫醫師代表,結合《佛山市順德區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第一稿)》,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提出本單位或順德區中醫藥發展存在的問題,形成促進順德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建議。
與會人員對順德的中醫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人才培養是關鍵。”中醫專家、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羅俊卿、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朱達堅、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中醫內科專家龍倩玲分別指出了目前順德中醫在符合標準的民間中醫、兒科與婦科專科中醫、技術專業型中醫的人才缺乏,并一致希望可以通過建立系統的培訓體系,加大中醫人才培養力度,提升中醫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
中醫文化的傳承也是與會人員關注的重點。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副院長藍海指出中醫在順德擁有很好的文化沉淀,希望能夠利用順德中醫文化節的契機,挖掘更多更專業的本地中醫文化。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衛生學院院長于國東認同藍海的觀點,并提出“中醫的根在百姓,魂在文化。”他表示,要讓老百姓真正認同、熱愛中醫文化,同時要兼顧廣東涼茶文化、醫武文化、藥膳文化的傳承發展。
招霞紅針對與會人員的討論發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除了堅定不移的傳承中醫文化外,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創新是保存中醫生命力的重要途徑。于國東直言,“中醫是一門技術。”他表示,“在中醫傳承過程中,要容得下沙子,比如對于新科學技術這類沙子,應該嘗試與其相結合。”容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表也希望能夠給中醫技術注入新活力,他說“一些中醫適宜技術發展到現在也出現了制約的短板,沒有其他新技術融入推動,也沒有新人才對其提出創新性改進。”他希望可以通過開放合作,推動技術創新。
除了人才培養、文化傳承與創新技術外,政策引導對于順德的中醫文化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廣東省名中醫蔣麗霞表示,對于中醫發展應該加大科研投入,圍繞國家戰略,結合本地需求和中醫界重大科學問題,對一些疾病研究出針對性診療方案,加快新藥創新和臨床應用研究,提高從業人員中醫藥開發積極性和研創能力。
“現在是中醫傳承發展的春天。”招霞紅針對與會人員的討論發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她表示,順德中醫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落實,“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措施和亮點”,實現中醫發展創新。同時,加大中醫發展的投入資金,立足本地,立足群眾獲得感,促進競爭性項目立項。最后,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應當責無旁貸的擔當龍頭作用,利用高校資源,發揮中醫診療優勢,開展名中醫進社區活動,引導帶動群眾氛圍,讓中醫昂首挺胸走出更寬的路子。(楊麗鶯)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