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演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方式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能夠自動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判斷是否需要電擊除顫,操作者只需根據語音提示按壓按鈕就可進行電擊,即便是非醫療人員也可以迅速掌握及時使用。”12月8日,城網君來到其中的安裝點之一區公安局,在現場觀看了AED使用演示。
城網君獲悉,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為推動院外急救體系建設,專門調劑資金購置了24臺AED培訓機及10臺AED,24臺AED培訓機分別發放至全區12個急救知識培訓陣地,用于社會人員及重點場所人員培訓。根據前期申請情況,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組織了論證,最終確定AED安裝點10個,分別是順德圖書館、順德區博物館、順德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順德體育中心、廣東羅浮宮國際家具博覽中心有限公司、順德區京師勵耘實驗學校、區公安局、區公安局技偵大隊、區公安局交警大隊、區政府機關。
“希望通過投放設備和開展重點場所人員急救培訓,進一步提高市民應急救護能力,降低心臟驟停事件死亡率,保障市民生命健康。”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丁輝介紹道,為更好維護AED設備,延長儀器的使用時間,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與使用單位簽訂安置協議,確保AED在最關鍵時刻能發揮其最大作用。
廣泛開展群眾性救護知識培訓
根據前期確定的AED安裝點,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對使用單位工作人員進行心肺復蘇及AED使用管理實操培訓,使用單位負責提供學習場地和組織人員參加培訓,確保突發事件發生時工作人員能迅速、正確使用AED進行施救。
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丁輝介紹AED使用培訓情況
據悉,2019年至今,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面向全區群眾舉辦了242期救護員培訓班,逾1.2萬人次參加,培訓合格的紅十字救護員近1.2萬名,舉辦救護知識講座及相關活動共69場次,共約1.6萬人次參加,參與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的群眾逾22.8萬人次,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把常用急救知識與技能帶進社區、學校、企業、機關。
2020年以來,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在全區大、中、小學和幼兒園大力推進紅十字會組織建設,加強在校青少年應急救護知識、救護理念普及以及救護技能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為方便和適應不同人群的學習,營造人人學急救的輿論氛圍,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廣泛推廣應用“紅十字急救掌上學堂”,并將常用急救知識與操作小視頻上傳到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網站“視頻音頻”欄目,并連續多年于世界紅十字日,世界急救日期間,向各鎮(街道)個村(居)委會居民派發《“三獻”宣傳單》《“紅十字急救掌上學堂”宣傳單》及《“紅十字急救掌上學堂”宣傳海報》等宣傳資料,培養人人學急救的濃厚社會氛圍。(邵巧玲)
知多D
心源性猝死急需現場實施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除顫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操作簡單便捷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和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心血管疾病成為危險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心源性猝死是最危急的急癥之一,救治需要爭分奪秒,哪怕是在一、二線城市中,120救護車來得及時,也往往錯過了搶救的黃金時期,其中,90%的心臟性猝死人數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區域。
據醫學研究,對于心源性猝死病人,如能在1分鐘內實施CPR(徒手心肺復蘇),3-5分鐘內實施AED電擊治療,可使其存活率達到49%-75%。因此,現場目擊者的有效施救才有機會讓心臟驟停者提高生存希望,而有效施救的兩個關鍵是:一是早期識別心臟驟停并立刻實施高質量心肺復蘇;二是及時使用AED除顫。故救治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手段是早期實施CPR與AED除顫,最理想的是公眾在現場實施AED除顫。
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雖然聽上去很專業,但操作起來其實十分簡單,放置在公共場所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有語音提示功能,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只要按照提示操作,一般市民也能順利實施搶救。當附近發現病人突然暈倒,在拍打無反應、沒有呼吸、心臟驟停時,這一儀器就會派上用場。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