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卒中綠道急診醫生接診了一名83歲疑似卒中的男性患者。該患者從入醫院門口到進CT室做頭顱CT檢查,僅僅耗時4分鐘。這4分鐘全部得益于醫院卒中中心建設的高速發展。
3月11日下午,醫院召開第一次卒中綠道質量管理控制會議。神經內科主任、卒中中心醫療總監譚澤鋒向院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匯報了卒中綠道工作開展情況與未來工作設想。陳玉兵院長、張曉斌副院長、傅俊明委員、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等出席會議。
3月17日起,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將醫生診療平臺前移到救護車上,縮短院前時間,打通院前急救與醫院HIS系統聯動,從院前急救開始就啟動院內卒中急救綠色通道,做到院前與院中的無縫對接,提高患者救治率。
將醫生診療工作臺前移到救護車內,在急救車上實現卒中癥狀判斷識別、卒中嚴重程度評估、卒中溶栓宣教、開單檢查化驗(CT檢查及血生化檢查)、知情同意書的簽署以及溶栓藥物的調配,為縮短入院至靜脈溶栓時間(DNT)、入院至股動脈穿刺時間(DPT)提供了保障,建成了高效和高質的卒中綠色通道。
“急診醫師首診對初步評估懷疑卒中的患者,提前激活卒中綠道,并開具頭部CT、檢驗單并行心電圖檢查,護士建立靜脈通道,通知卒中綠道神經內科醫生5分鐘內到位并陪同患者完善檢查。卒中綠道必須確保患者從進醫院門口開始的60分鐘內完成評估及靜脈溶栓,90分鐘內完成動脈穿刺及腦血管造影,使急性卒中患者在黃金時間窗內得到最先進的卒中急救治療。”譚澤鋒講到。
在救助卒中患者時,每一分鐘都無比珍貴。在醫院各部門力量的通力合作下,從卒中綠道質量管理控制會議到改進項目落地,僅用1周時間,質量控制會后護理部鐘小玲主任迅速到現場和急診科影像科及神經內科一起辦公,提出具體改進工作。
過去4個月,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的卒中綠道建設不斷完善,從最初的DNT(從患者發病入院到使用溶栓藥治療)時間3小時縮短到現在的26分鐘,充分體現了醫院以患者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實事求是,重在落實的務實精神。卒中中心的建立,是醫院多學科無縫對接,將以往傳統治療腦卒中的單兵作戰轉變為協同會戰,打造出了一條涵蓋院前急救、院內診治到后期康復的生存鏈。(楊麗鶯 通訊員李博)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