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科室中年齡最小,下班后把鬧鐘調成一小時響一次的頻率,時刻準備支援防疫工作;
她,團隊中年齡最大,卻總是第一個報名去“一線,“我多去一次,我的護士下夜班就能多一天的休整時間”。
她們,每每看到核酸采樣隊員集結信息都爭相報名,名額總是被“秒殺”,沒“秒”到的都覺得很遺憾。
年輕的是張美銳,年長的是鐘翠娜,她們來自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胃腸外科護理團隊,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核酸采樣先鋒隊隊員。
醫院胃腸外科護理隊伍微信群里,每個人都積極報名上一線
在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核酸采樣工作中,醫院36人的胃腸外科護理隊伍,上了20人,其中不少護士是多次參加。她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奔赴核酸采樣前線,只為在疫情防控中能夠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鐘翠娜在給市民做核酸采樣
“我多去一次,我的護士下夜班就能多一天的休整時間。”鐘翠娜護士長是醫院胃腸外科護士中年齡最大的,在此次核酸采樣任務中“上場”次數卻是最多的——三水、順德陳村、倫教、勒流核酸采樣現場,都有她的身影。每次集結號吹響,她都是第一個報名,已記不清多少次,夜班的同事在深夜看到她完成采樣任務又回到科室,繼續完成科室日常的工作任務,做好次日采樣的安排。
張美瑞在采集核酸樣本
張美銳護士是胃腸外科年齡最小的,她多次向護長“請戰”,要求到前線去。她說,下夜班也不想睡沉,調了每隔一小時就響一次的鬧鐘,怕護長“放號”,錯過出發的機會。終于,她也“搶號”成功,如愿到大良德勝廣場等社區采集點,揮灑自己的青春熱血與汗水。
熱心群眾送來了親手制作的解暑小吃龜苓膏
這一切,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胃腸外科出院患者家屬黃先生在得知科室醫護人員參與核酸采集的工作時,送來了親手制作的解暑小吃龜苓膏。“穿著那么厚的防護服,你們真的辛苦了!我的爸爸在住院期間,得到了大家耐心、細心的護理,希望這小小心意能在炎炎酷暑中帶去一絲涼意。”(楊麗鶯 通訊員岑婉梅、勞燕如)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