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接觸過什么人”、“參加過什么活動”……發出這些“靈魂拷問”的,是一群叫“流調員”的人。
流調全稱“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防控中的關鍵一環。疫情發生后,需要在最短時間內調查清楚病例的活動軌跡,分析出感染途徑和傳播鏈,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采取措施阻斷病毒傳播,將病毒的感染人群控制在最小范圍。
與核酸采樣、患者救治等疫情防控一線人員一樣,流調員也一直堅守在戰“疫”最前線,調查確診病例的活動軌跡、查找密切接觸人員及其行蹤,每天為了第一時間圍堵病毒,抽絲剝繭、分秒必爭。
6月10日,何曉藝(中)從醫院出發佛山市疾控中心協助流調工作。
6月27日,是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醫療質控科何曉藝出發前去南海區協助流調工作的第17天。6月10日,醫院發出了前往佛山市疾控中心協助流調工作的通知,醫療質控科下屬病案統計室的何曉藝第一時間報名,當天就趕赴南海投入工作,與全市各地骨干組成的流調隊一起,爭分奪秒追尋“病毒足跡”。
何曉藝所學專業,正是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作為一名黨員,在疫情防控嚴峻之際,“95”后的她響應號召,挺身而出,希望能夠發揮專業特長,在疫情防控中貢獻“公衛人”的力量。
作為去年新入職的醫院“新人”,何曉藝在專業方面卻不是“新手”。病案統計室的工作對病人病歷信息的整理要求非常細致,診斷編碼的分類要求準確無誤,這也鍛煉了何曉藝敏銳細心、一絲不茍的品格。
在流調中,當對涉疫場所進行環境及人員采樣時,她和隊員們經常需要在高溫天氣下穿戴防護服堅守,每一次現場調查,往往幾個小時才能完成。
凌晨1點半,何曉藝才回到駐地
“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已經是我們的日常。”何曉藝說,流調任務不分晝夜,深夜凌晨結束工作后又臨時收到緊急任務需要整裝出動也是常有的事。
“想到最壞,做到最好”,是何曉藝認為流調工作應有的心態。密切接觸者,就是隱藏在人群中的“地雷”,流調就好比“排雷”。只有通過不斷地追問細節、核實信息,不斷完善調查報告,排查出所有接觸者、接觸點,才能最大限度地精準隔離,在最短時間內切斷傳染源。
如今,何曉藝仍堅守在流調工作的第一線。“我是一名新入黨的黨員,應當在關鍵時候站出來,挺在前。”入黨誓詞言猶在耳,這名“95后”黨員,用無言的行動、無畏的勇氣,揮灑青春熱血,踐行著黨員的初心使命。(楊麗鶯 通訊員岑婉梅、勞燕如)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