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爸每天七點出門,經常工作到深夜還沒回來,他到底在忙些啥?”
“我媽就是那個‘乘風破浪的姐姐’,白天看病,晚上寫科研文章。”
“我覺得我爸這份職業非常高尚,搶救病人救死扶傷是非常有意義的。雖然忙,但是我們家都很支持他。”
近日,由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辦公室、工會和門診承辦的“醫路有你,醫脈相傳”首屆婦幼醫二代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兩期共31名“醫二代”走進平時略顯神秘的醫院各個部門,提升社會實踐活動能力的同時,切身感受父母的工作環境,理解醫務工作者的擔當與情懷。
開班授旗儀式
如今正是學生們的暑假期間,不少“醫二代”的爸爸媽媽還奔波在一線照顧病患,顧不上自己的“小家”。黨委副書記汪周艷表示,基于此背景,醫院緊緊圍繞以員工為核心的宗旨,舉辦首屆職工子女夏令營,在確保孩子們安全的前提下,邀請孩子們走近父母工作的場所,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偉大,增進對父母職業和醫院的了解,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夏令營期間,孩子們開展了導醫導診、核酸檢測指引、社工工作、手工園地等志愿服務、體驗父母工作崗位、學習急救等科普知識,通過親身參觀體驗和志愿服務增進對醫院的認識和醫務工作的了解,感受醫學的嚴謹和科學,為暑假生活留下一段不一樣的記憶。
“醫二代”學員參與導醫導診志愿服務工作
“請按‘當日掛號’按鈕,然后選擇您想找的科室。”在夏日晨光初現的清早,夏令營的“醫二代”學員身穿橙紅色的馬甲,在擺滿自助掛號機的大堂中穿梭來回。他們正在參與導醫導診志愿服務工作。在收到患者咨詢后,他們總會以快速的步伐走到患者面前,禮貌地寒暄并傾聽患者的需要,并以嫻熟的操作、扎實的技術實踐經驗、為患者提供優選方案,縮短了操作時間,為本來已快捷便利的智能掛號方式“提速增效”。
“真幫我大忙了!他很細心提醒我抱好孩子還幫我提包到醫生(診室)門口。太謝謝他了!”類似給學員點贊的患者不在少數,作為“醫二代”,他們卻覺得很“普通”:“這是一件‘小事’,看到患者要照顧孩子還要背著大包,他們病了肯定很緊張,所以我心里很想幫她。”正當青春少年時的他,心懷幫病人之所需的大愛精神,這是醫者仁心的完美傳承。
“醫二代”正在學習海氏急救法培訓
“一、二、三、四……,做得好!這個速度和力度都剛剛好!”在綜合訓練室,第二門診部副主任、美國心臟協會認證心肺復蘇導師黃國淳醫生在為“醫二代”開展心肺復蘇及海氏急救法培訓。
作為“醫二代”,學員們對學習醫學知識有著孜孜追求。在急救課程,他們一邊聽著導師的講解,一邊模擬著導師的手勢。在實踐環節中,環境安全、判斷意識……學員們根據導師的指引完成相關步驟。勇于嘗試、靈活好學的他們連連被導師稱贊悟性高!
陳金花護長為“醫二代”講授了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識
除了急救知識的學習,婦女保健部大科護長、佛山市健康科普專家陳金花護長也為“醫二代”講授了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識。專業的知識、詳盡的講解、生動的案例一直吸引著學員們。在陳護長的教導下,學員們不僅豐富青春期健康的知識,也提高了自我保護和責任意識。陳護長寄望學員們能把學到的知識與身邊的同學進行分享,讓更多的同齡人在“醫二代”的影響下了解青春期性知識的重要性,學會承擔責任、保護自己。
在兩次醫學知識培訓中,學員們堅持讓導師糾正自己不足,不斷提出疑問、尋根究底。有學員表示:“媽媽說醫學是救人生命,學不好會傷害別人。救一個人等于救一個家庭。所以要好好學,以后可以救更多的病人!”正當青春少年時的她,心懷對生命負責的嚴謹態度、追求技藝的標準,這是醫者仁術的完美傳承。
夏令營結束,“醫二代”們向各自父母獻花
“醫二代”心懷仁心、渴望仁術、立志成醫,當中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作為家長的醫務人員,他們忙于診治患者而廢寢忘餐。他們為無法很好地陪伴孩子的童年而心存愧疚,但他們卻以自己的言行和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引領孩子們走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道路。(楊麗鶯 通訊員陳國榮、黃欣英)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