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62歲的吳先生(化名)在家門口等候電梯時突然倒地,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急診科在接到120急救電話后飛速趕往目的地,15:27分到達現場后,發現在場的其他人員已經在對他進行心肺復蘇。急診科醫務人員現場檢查發現患者意識喪失、自主呼吸微弱、頸動脈搏動消失,立即為其進行心肺復蘇術,并將情況通知院內同事進行準備救治。
15:36分到達醫院時,急診科副主任吳巧彬、護士長駱大行立即組織人員緊急搶救,持續為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建立靜脈通路并應用搶救藥物。
在急診搶救時因患者太肥胖又無心臟搏動所以很難靜脈穿刺輸液。吳巧彬醫師用骨髓腔穿刺輸液技術為性命垂危的患者及時打通了另一條生命通路。他在患者左側脛骨近端進行穿刺,開通一條骨髓腔內的輸液通路。通過迅速開通骨髓腔內輸液、給藥等方法進行全力救治。
患者心電監護提示室顫(即心室顫動,是引發心臟驟停猝死的常見因素之一)情況緊急,現場醫護人員立即給予非同步雙向波200焦耳電除顫。一場同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的生死搶救隨即展開……
突然,患者再次發生室速、室顫,心臟停跳!
充電,放電,恢復竇性心律!
再次室速、室顫,心臟停跳。
再充電,再放電,再次恢復竇性心律!
……
每一次室顫,都是一次死亡威脅。可電除顫過后,患者心律維持正常沒多久,就又反復出現室顫。先后共28次電除顫、胸外按壓數千次現場的氣氛遠比電視劇里的情節更緊張,沒有人能夠想象患者到底經歷了什么,但每一次室顫,都意味著他要與死神碰一次面。在搶救現場,急診科醫護人員處變不驚、從容面對、配合默契,在最短的時間內以高超的診療技術對患者進行了規范急救經反復除顫以及醫護人員默契的配合,一次次將患者從鬼門關搶了回來。28次電除顫的背后,也是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醫護人員對生命的絕不放棄,是竭盡全力挽救生命的堅定信念。16:20分,患者恢復竇性心律,同時給予溶栓治療。
“出發迅速、搶救果斷,得益于急診科上下多年來形成的急救意識。同時,我們科室也不斷開展各項操作強化訓練和急救演練,使得醫護團隊之間的急救配合更加默契,操作更加熟練。”急診科副主任吳巧彬說道。由于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搶救及時,目前患者已暫時脫離生命危險,進行下一步康復治療。
突發呼吸心跳驟停時應該怎么做?
首先要判斷是否為呼吸心跳驟停。然后立即給予心肺復蘇。
要在最短時間內判斷患者是否是呼吸心跳停止。具體過程為大聲呼叫患者,判斷其意識,同時觀察其胸腔有無起伏,觸摸其頸動脈有無搏動,一旦確定為呼吸心跳驟停后,要請他人撥打120。
將病人平放于堅硬的地面或者床上,伸展其四肢。施救者跪在病人右側,雙手重疊十指交叉,掌根平行于胸骨,雙臂與地面垂直,用力向下按壓胸骨5-6cm,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按照30:2的比例進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直至患者呼吸、心跳恢復,頸動脈搏動可以觸及,意識逐漸恢復。在此期間,如果能夠獲得除顫儀,要及時給予電除顫。
患者被送入醫院以后,要由專業醫生進一步救治,并且查找呼吸心跳驟停的原因,針對病因治療。
編輯:羅小梅
通訊員:陳奕彤、尤曉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