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潭洲村黨群活動中心迎來一幫英武之師,他們是陳村鎮潭洲村俠家拳隊。在不久前結束的2024粵港澳大灣區武術文化嘉年華暨南海武術大賽中,陳村鎮潭洲村俠家拳隊榮獲金獎11枚、銀獎6枚、銅獎3枚,一展俠家拳這一傳統武術的風采。至今,陳村的俠家拳武術文化已有百年之久,其傳承及發展仍存在著不小的挑戰,所幸,在潭洲村,年輕一輩傳承著老一輩的精神,將俠家拳發揚并逐步規范化傳承。
說過去
年近七旬俠家拳傳人,手把手免費教
俠家拳是南拳的拳種之一,相傳由大俠李胡子從四川峨眉山傳至廣東,雖并非陳村本土特有的文化,卻在該地得到了很好地傳承與發展。俠拳分為拳術和器械兩部分,其特點是動作樸素,發拳剛烈迅猛,進退靈活,剛勁有力,講究“放拳如猛虎,出槍似蛟龍”。拳法動作將長橋大馬、窄馬短打融為一體,大開大合,剛柔并濟。拳法練成后、不僅可以身法、步法稍作調整就能讓對手的攻擊化力為柔,還能夠迅速閃擊對手,打一個措手不及。俠家拳在拳法、步法與器械中的一招一式都注重實戰性,“既能單練,又能對打,還能實戰”,做到攻防兼備。
在19世紀30年代,已研習多年武學的“潭村女俠”何悅珍女士開始廣收門徒,免費傳授武藝,她曾拜師俠拳第四代傳人鄧錦濤先生。經過多年研習,何悅珍將俠家拳與八卦棍等武藝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陳村俠拳”風格。她謹遵師傅教誨,將自己學到的武術無條件地傳授給熱愛武術、行為正派的年輕人,正因如此,陳村俠家拳得以發揚光大,奠定武學文化傳承的基礎。至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潭村學習俠拳的人已達五六百之多,形成了良好的習武強身氛圍。但在隨后的數十年里,俠家拳卻出現了斷斷續續、青黃不接的現象。
兩位教練教導小朋友們訓練。
如今已經68歲的何志恒教練十歲開始練習俠家拳,他曾親眼見證俠家拳的輝煌。他表示以往受李小龍和李連杰等人的功夫電影影響,潭洲村的人們對武學產生熱愛,最巔峰的時候有數百人一起學習傳統武學。當時許多人都選擇學習俠家拳,容易上手且不受場地限制。但隨著時間推移,俠家拳武學傳承出現了斷層的情況,歷經坎坷才得以保留。何志恒說,自己跟著父親學習了俠家拳后,10多年時間,一直是在自己家里免費教村內的小朋友俠家拳。如今,看到許多小朋友們因熱愛而奔赴武學學習,他感到由衷的開心,在比賽中拿到如此多獎牌的佳績更是前所未有,讓他對俠家拳的未來更有憧憬。
聊現在和未來
95后教練讓教學更規范,計劃為俠家拳申請非遺
前不久,陳村鎮潭洲村俠家拳隊在武術大賽中斬獲十余枚獎牌,對于取得如此卓越成就,作為一名95后的教練,吳世宇直言在賽前就有預感能取得佳績,而學生們也用精彩的表現打出俠拳風采,讓他感到引以為豪。
說起來,吳世宇跟何志恒是同宗同源,何志恒師承父親,而父親的師傅跟吳世宇的師公同樣都是第四代傳人鄧錦濤,年紀不同,但傳承俠家拳的心不變。
吳世宇認為,俠家拳屬于傳統范疇,其動作并不追求好看美觀,而是其實用性,因此他每周都會組織學生們訓練,他在訓練中恩威并用,不去讓學生抱有沉重壓力,讓他們發揮最好的自己最終在武術大賽上摘得更多榮譽。對于俠家拳未來的薪火相傳,吳世宇表示將計劃申請非遺,以讓俠家拳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關注,促使更多人來學習俠家拳,從而承繼曾經,傳承未來。
現年11歲的馮子揚在潭洲村俠家拳隊學習一年,他今年第一次參賽,原目標是取得銅牌,但在比賽中他愈戰愈勇,最終于俠拳和兵器(乾坤刀)項目中收獲兩枚銀牌。談起習武的初心,馮子揚表示除了對武術的熱愛以外,還是為了強身健體,減掉自己的贅肉,提高自己耐力,用武藝讓自己變得獨當一面,有能力保護自己。學習俠家拳讓馮子揚感到極為受用,如今他已取得不錯的成效,他表示會繼續承襲這項傳統武學,努力提升自己,爭取在下一次比賽中豪取金牌。
梁婉盈獲得兩個金牌。
9歲的梁婉盈同樣也在潭洲村俠家拳隊學習一年,因體質較差,她從去年八月開始學習俠家拳,以此強身健體。梁婉盈于武術大賽中取得小羅漢和板凳項目的兩枚金牌,對于如此佳績,她表示在即將比賽的時候會很辛苦,每一次訓練都會額外投入時間練習,最終她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化為碩果累累的收成。她曾經以為拿到金牌遙不可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在拿到金牌的那一刻她的眼淚奪眶而出,夢想得以實現。梁婉盈表示要繼續學習俠家拳,將其發揚光大。
武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曾幾何時俠家拳風光無兩,與截拳道交相輝映,成為順德武術界的奇談。武術不復往日般輝煌,逐漸成為流光歲月里的舊時殘片。真正的功夫,是一種文明的精神面貌,過去和現在,陳村鎮潭洲村俠家拳隊都以熱愛打出了他們的武術風采,而未來俠家拳的傳承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等待著更多人參與進其中。
編輯:梁云
實習生:梁耀恒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