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上所好學校,是不少家長的心愿,有的家長甚至為此費盡心思。但在不具備入學條件時,輕信騙子可以“托關系”入學。
近日,順德樂從一名家長因家里小孩入學問題被詐騙6萬元。
“我們該怎么辦,錢都交了,小孩現在沒學上!”今年2月,家長張先生(化名)來到樂從派出所向民警講述自己被騙的經過。張先生去年通過熟人介紹認識王某(化名),王某自稱有關系可以幫助其孩子從外地轉學到樂從公立小學。張先生正好有這方面的需求,隨即雙方開始洽談具體事宜。根據對方要求,張先生先后向王某支付了共6萬元的費用。可是直到去年9月1號開學日,張先生也沒有等到學校的錄取通知。
今年2月,張先生聯系王某。但王某均以“校領導無空”等理由推脫,聲稱今年仍然無法入讀樂從鎮公立學校,且無力退還費用。張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詐騙,于是報警求助。
接到報警后,辦案民警迅速開展偵查。民警在偵查中發現,王某是一個中間人,實際上承諾可以辦理入學的其實是馮某。辦理過程中,馮某以各種理由搪塞王某,直到承認事情無法完成,拒絕退還費用后失聯。
經過大量走訪調查、細致摸排工作后,辦案民警確定了馮某的真實身份。6月1日,樂從派出所根據線索精準研判,將嫌疑人馮某抓獲,成功破獲該起詐騙案。經審訊,馮某如實交代了以幫忙辦理入學、代辦駕駛證為由實施詐騙作案的犯罪事實,且先后在樂從轄區作案多起。目前,嫌疑人馮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
民警提醒:騙子往往抓住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謊稱認識“學校校長”“ 招生辦工作人員”,可以幫助“走后門”,以此為由收取巨額“手續費”“活動費”。在事情敗露之際,再以資金已用于疏通關系為由拒絕退回或人間蒸發,從而騙取家長錢財。
各位家長應提升防范意識,正確理解招生政策,及時關注教育部門發布的信息,通過正規渠道辦理入學手續,不要輕信所謂的“關系”,以免造成經濟損失,耽誤孩子上學的時機。
編輯:貞華
通訊員:雷海瓊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