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如火如荼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大良街道將逢沙作為鄉村振興典范,建設優質的公共開放空間,提升人居環境和綠化環境,展示順德中心城區的鄉村魅力和風采。
6月1日,新建的大良逢沙生活垃圾中轉站正式投入使用。新站將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大良街道城市品質衛生水平。這是大良街道狠抓落實,努力推進街道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的重要體現。
大良逢沙生活垃圾中轉站正式投入使用。
改造前的垃圾臨時處理點存在“臟、亂、臭”等問題。
新站點:垃圾處理能力達60噸/天
根據相關規定,逢沙大小不一的簡易垃圾池(屋)相繼被取消,為解決轄區垃圾處理問題,前幾年大良街道在碧桂路與舊逢沙大道交接處設立一個垃圾臨時處理點,用于統一收集整個逢沙轄區的生活垃圾。
日常雖安排專人管理,但該處理點是臨時性質,硬件上主要以簡易的圍擋為主,存在不同程度的運營問題,如容易受天氣影響造成日常垃圾處理工作停頓,影響片區環境衛生;污水處理系統未完善,容易造成污水無法及時收集等衛生問題。
從2022年開始,大良綜合執法辦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東側道路與廣珠城際軌道相交位置的南側地塊新建逢沙生活垃圾中轉站,并于2023年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5:30到下午7:00。
垃圾的處理能力由原來40噸/天提升到目前的60噸/天。
據介紹,逢沙垃圾中轉站嚴格按照規范的垃圾中轉站標準建設,主體以半開放設計模式,并配置專業垃圾壓縮設備,生活垃圾可即時入箱密封,一改以往大量垃圾落地現象,減少二次污染問題。同時,由于新站不受天氣影響,垃圾的處理能力也由原來40噸/天提升到目前的60噸/天,既能提升日常生活垃圾處理的效率,也能有效緩解片區的垃圾處理壓力和日后提升空間問題。
針對垃圾收集站氣味問題,新站采用站內全覆蓋安裝自動噴灑除臭裝置,大大降低氣味影響。當日,城網君在現場看到,每隔3分鐘,自動噴灑除臭裝置就會啟動一次,像霧一樣噴灑在站內,現場異味立馬緩解。此外,新站嚴格落實市政污水排放要求建設,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能有效、及時收集站內產生的污水,杜絕污水橫流,解決原臨時垃圾處理點存在的“臟、亂、臭”等問題。
及時清潔地面,保持環境干凈。
新形象:昔日農村變身“和美逢沙”
6月1日上午10點,城網君來到學院東路,看到磚紅色外觀的逢沙生活垃圾中轉站矗立在陽光下,和原來簡易的搭建物大相徑庭,建筑周邊還栽種了綠植。
“環境干凈了,上班也舒服了。”大良逢沙生活垃圾中轉站工作人員陶榮清表示,之前在垃圾臨時處理點工作時風吹日曬,只能在大樹底下休息,水泥地不夠平整,沖水也沖不干凈,現在不僅有了休息室,而且沖水方便,排水干凈,現場的衛生環境大大改善。
逢沙緊靠順峰山公園、歡樂海岸PLUS等文旅地標,擁有豐富的交通資源,隨著城市化發展,逢沙逐步打造成宜居宜游的城市環境。立足新時代,逢沙在多重利好和發展機遇加持下,不但要有顏值,更要有品質。
逢沙不僅有顏值,更有品質。
升級改造逢沙新村入村大道、公園及河岸;改造舊逢沙大道一河兩岸景觀;推動建設了逢沙文化創意公園……逢沙昔日的農村風貌已有較大變化,逐漸打造成和諧、融洽、幸福的生活社區,讓“和美逢沙”的美好愿景逐步變為現實。
大良街道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指揮部辦公室表示,大良將按照全區城市品質提升的工作要求,積極主動擔當作為,找準著力重點,久久為功,將大良打造成與順德中心城區相匹配的品質城市,為順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編輯:鐘柳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