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某某學校的員工,我們想在你這訂1500份飯盒……”天降大額訂單,是“餡餅”還是“陷阱”?近日,順德大良的蔣女士(化名)就接到這樣一個大訂單,一步步陷入騙子精心策劃的陷阱中。
原來在8月16日16時許,蔣女士接到了某學校后勤“負責人”的電話,對方表示要向蔣女士所屬的飯店訂餐,雙方互加微信好友。
交流中,對方向蔣女士訂下了1500份飯盒的大訂單,并爽快地將餐款48300元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給蔣女士,但對方稱由于是對公賬戶,轉賬需要兩小時才到賬,怕蔣女士有所顧慮,對方還把轉賬截圖發送給蔣女士作為證明。
而看到了轉賬截圖的蔣女士也因此相信了對方,放下了戒備之心,殊不知真正的陷阱已擺在腳下。
借著蔣女士的信任,對方又讓蔣女士幫忙,在指定商家處采購60份佛跳墻,希望蔣女士在送飯盒時順便把佛跳墻一同送達,心情大好的蔣女士欣然答應了對方。在和佛跳墻廠家溝通時,廠家要求蔣女士先支付全款,而沒有拿到對方“代購費”的蔣女士心有顧慮,并不愿支付這筆高昂的費用。
見蔣女士心有顧慮,佛跳墻廠家表示可以先付1萬元的定金,在后續拿到貨后再補齊尾款。雖對廠家沒有充分信任,但蔣女士依舊接受了廠家條件,并通過銀行轉賬了1萬元到廠家賬戶。
但在隨后過去的幾個小時里,蔣女士發現自己的銀行賬號并沒有收到飯盒餐款48300元,并驚訝地發現“校方負責人”和“廠家”雙雙把自己的微信賬號拉黑了。至此,蔣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于是報警處理。
每年餐飲行業都有相似案件發生,詐騙分子往往利用老板們賺錢心切的心理,先給“甜頭”后“收網”。而商家應該知道,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以及學校等單位在采購物資時有規范的流程和渠道,不可能電話要求商家“先行墊款采購、事后一并結算”。警方提示商家,在日后凡是遇到通過電話進行大量訂餐的,一定要當面核實,千萬不能被高額利潤所誘惑,保持清醒,守住錢袋。
編輯:鄒建華
通訊員:關嘉俊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