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而詐騙分子往往利用了受害者的“貪欲”,投其所好,拋出“詐騙餡餅”,讓人不自覺中落入圈套。就在近日,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大良派出所收到預警信息,轄區內群眾疑似遭遇投資詐騙,幸得民警及時上門勸阻,成功止損68萬元。
9月1日,大良派出所中區警務室收到反詐預警信息,民警接報后火速趕往群眾歐女士(化名)家中。“你好,我們是大良派出所的民警,我們接到預警提示你很大可能正在遭受詐騙,請停止轉賬!”民警聲音急促,歐女士頓感驚訝,“不會的呀,我能提款呢!你看……”剛開始看到民警,歐女士并不配合,堅持認為自己的投資方式沒有問題,但在民警長達數小時的苦口婆心下,終于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騙局。
經了解,8月24日,做租房生意的歐女士收到了來自某民宿APP的消息,對方聲稱看中了歐女士的某一套出租屋,在了解一些基本設施與價格后,表示希望添加歐女士微信作進一步了解,歐女士欣然答應。隨后在微信交流中,對方表示自己是某銀行的員工,對歐女士的房源甚是滿意并想租下來,隨后更是與歐女士開始聊家長里短,意圖用花言巧語與歐女士“套近乎”,但此時歐女士立場堅定,仍和對方保持距離。見“美男計”行不通,8月27日,對方轉換方式,決定使用“金錢誘惑”。
8月27日,對方把歐女士拉入名為“出差佛山”的群,并發了網址以及賬號密碼,表示希望歐女士幫忙登錄網站并向客服下單投資買入2萬元。歐女士想著朋友間互相幫助,于是按照對方的指示進行操作,一輪操作下來,對方提醒歐女士查看余額,“天吶!怎么多了2000元?”。
見歐女士眼紅,對方再次重申了自己是某銀行的核心員工,并表示剛才的收益來源于“銀行機房數據測試”,每當測試時,數據產生波動,某股票就會上漲,但礙于自己銀行員工的身份,其名下所有的賬戶會受到檢測,所以希望歐女士替其進行操作,同時對方還詢問歐女士是否有興趣加入投資。在“可觀收入”的誘惑下,歐女士認為“機不可失”,沒有過多考慮便拾起了“詐騙餡餅”。
直至9月1日,歐女士再次進行“投資操作”,而在準備轉賬的時候,民警及時上門勸阻,成功制止單次轉賬金額為68萬元的轉賬操作。最后,在民警的思想教育下,歐女士深刻認識到了詐騙分子的套路,并表示以后會加強防范。
群眾到警務室接受教育。
民警提醒:網絡交友要慎重,對于未見過面或者不了解身份的網友,謹防以“投資理財”等名義給陌生人轉賬,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而投資理財更要選擇正規渠道,不要輕信陌生人的投資理財推薦,天上不會掉餡餅,若發現被騙,應第一時間保存證據并報警求助。
編輯:鄒建華
通訊員:關嘉俊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