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歲月荏苒,時光易逝。大良北區社區——一個沉淀了上百年歷史的老城區,無數個最美瞬間在此匯聚,或許是溫暖守候,是家與愛的真諦;是歷史沉淀,是文化自信;是桑梓情懷,是北區的獨特標識……這些“最美”為“百千萬工程”凝心賦能,匯聚起推動北區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共同譜寫現代化建設的最美篇章。即日起,“一路向北·遇見最美”系列報道,繼續帶你一起發現美、分享美,讓你多角度領略北區的魅力。
當商品樓樓梯口的雜物間因“身份不明”屢遭居民怨言,如何解決爭議?
而生活中的“雨天”更是考驗社區治理的試金石:
老化的下水管道在雨天溢出污水;
枯枝腐葉堆積讓公園成為蚊蟲滋生的溫床……
不過,這些躺在社區檔案里的瑣碎“小事”,最終都被大良北區的“基層治理”系統標成“已解決”。
2025年順德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讓發展更有溫度、民生更有質感。大良北區社區一直以來致力于回應居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將"群眾小事"作為"治理大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本文將帶您走進大良北區,了解這些“小事”背后的治理智慧。
社區治理,是跟街坊一起解決家門口的麻煩。北區有個小區排水管本來就老化了,后來撐不住塌了下去,平時水流得慢但也湊合用。架不住下雨天,樓上住戶再加上附近多燉湯店、火鍋店的大量排水,這條下水管也“頂唔順”,——污水咕嘟咕嘟往大馬路返涌出來,氣味十分難聞。
網格員約上城管、施工方商量下水道維修方案。
網格組長祺姐立馬拉上網格員、城管還有施工隊,把店鋪老板喊到現場指給他們看:"下水管撐不住了,要大家集資換新的。”盡管事情很急,但一提到錢大家都不樂意。
祺姐看著污水橫流的馬路,鼻尖還有時不時飄來的臭味,“這件事不能等了!”網格員們約上施工方,一家家上門解釋排水管維修的利害。“磨了一段時間,最近差不多湊夠錢了。”祺姐為此舒了一口氣,他們也在同步跟施工方溝通維修下水管道的事情,“最起碼可以幫他們解決流水堵塞的問題,居住衛生也會更好。”
社區治理,是多方共治的“證據戰”。北區一商品樓樓梯有兩個雜物間屢遭居民投訴違建,一個位于樓梯口,另一個就在樓梯底下。
樓梯口的雜物間,有居民說是商品樓自帶的,卻無人能證明其合法性。
網格組長阿萍發現大家對這件事的反應比較激烈,馬上把這個情況跟城管部門反映,并調查該雜物間的“出身”。去相關部門翻遍資料無果后,阿萍靈光一閃:“屋主出租時登記過房產證!”果然,雜物間赫然寫在附頁,現場量樓梯口雜物間的尺寸與房產證分毫不差。以前靠嘴皮子勸,現在各部門聯合一起查、擺證據,居民自然也就接納了這個事實。
然而,樓梯底的違建雜物間才是硬骨頭。該樓梯空間本來就小還被占用,導致居民出行不方便。
商品房樓梯底違建的雜物間。
然而一涉及到拆違建,也不是說社區一個人說動就能動。當時社區聯合相關部門,經過公示和通知,告訴屋主“這是違建,不拆的話社區就要組織相執法部門來拆”。但屋主一直沒有出面去協調。最終社區約了執法部門找了工程隊拆除了樓梯底的違建部分,“我們做好執法錄制,把屋主那些比較珍貴的物品統一保存起來。”阿萍說道,“樓梯底雜物間清空后,再也沒有聽到哪個居民再來說過這件事。”
社區聯合相關部門拆除樓梯底違建。
樓梯底回歸原本面目,居民出行方便多了。
“按照以前的方式,以居民小組長的口頭勸告或者貼通知,可能沒能夠做得那么徹底、到位,真正執行下來會有很強的無力感。”據悉,從2024年6月起,大良北區社區全面推行“統一調配、多元融合、一格多員”的基層治理全科網格模式,組建七個網格片區工作小組,小組長、綜管員、消防部門人員等下沉網格片區,參與開展北區社區全科網格化工作管理。“現在建立全科網格之后,真正把所有的部門的力量集中起來之后,就可以真正去解決這些堵心的事情,非常高效。”阿萍說道。
社區治理,是一場“民主實驗”。北區的連桂公園曾因環境臟亂飽受詬病。枯枝枯葉堆積成山,動物的糞便隨處可見,老鼠和蚊蟲的肆虐讓居民們望而卻步。居民們和網格員念叨了一段時間,終于在去年年底,社區決定對公園進行改造。
連桂公園改造前。
“改造前,我們發問卷到居民家中征求意見。”網格組長阿悠回憶道,“有人很支持,有人覺得無所謂,還有人擔心增設車位和運動設施會影響他們的車輛出行。”居民們的意見給了社區新的思路。經過和相關部門的多次溝通和調整,改造方案最終落地。
公園如何改造?引發居民“頭腦風暴”。
如今,改造后的公園煥然一新。陽光透過修剪整齊的樹木灑在草地上,孩子們在新增的運動設施旁嬉戲,老人們則坐在新設的石凳上聊天。“雖然改造過程中有少數反對意見,但看到公園的變化,大家的態度也逐漸緩和了。”阿悠笑著說道。
連桂公園改造后。
無獨有偶。建成于1993年的錦繡二村,是順德最早一批商品房之一。作為典型的老舊小區,沒有電梯給高層住戶尤其是老人的出行帶來了不便。有些老人家因為樓層高,可能一年都下不了幾次樓。
北區社區錦繡二村加裝電梯推薦會。
加裝電梯這件事,高層住戶心心念念,低層住戶擔心采光;加裝電梯的費用如何分攤、后期維護費用怎么算……一時間一堆難題擺在了眼前。當即,北區社區聯系了小區黨員、志愿者、樓長等,用了3周時間挨家挨戶收集小區住戶的意見,又經過大家不斷的協商和討論,終于商量出了一個既考慮低層住戶利益,又兼顧高層住戶需求的合理分攤方案,成功集資安裝3臺電梯。
錦繡二村安裝電梯后。
如今走進錦繡二村,聳立在老舊小區中的嶄新電梯引人注目。老人家上下樓方便了,電梯也收到了小區住戶大量好評。
社區治理,還藏有“黨群志愿服務”的力量。梁楚榮原來是醫院醫生,加上也是黨員,從專業和自身經歷的角度,他看到現在很多小孩的脊柱側彎、老人骨質疏松以及膝關節磨損的情況比較嚴重,于是就在社區開相關的公益科普講座。“我腰疼”“我膝關節疼、頸椎疼”……居民經常帶著“問題”上課,所以梁醫生就會針對這些問題開課,讓他們在日常生活里、家里面就能解決這些疼痛,這對居民來說也很實用。“我們覺得公益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只要參與了就可以幫助到很多人。”梁醫生說道。
梁楚榮在北區開健康知識講座。
據悉,北區社區有370名在職黨員,更引進了像梁醫生這樣的專業黨群志愿服務隊,涵蓋護眼、康養、義剪、電器維修、交通等等,他們定期探訪獨居老人,每月“30分鐘”陪伴拉家常,幫助發現居民生活中的小問題,發揮專場義診量血壓、花藝制作……北區志愿力量逐漸強大,居民生活也更順心。
北區志愿者開展迎春美食分享活動。
在北區,也有一批人逐漸被這股志愿力量感染。
年前,在北區工作的英姐探望中風獨居的銓叔時發現他行動不便,不方便做飯。“感覺他很失落的樣子,別人捐贈給他的冰箱和電視也沒拆封……”看著桌子上一堆瓶瓶罐罐的藥物和冷清的住處,英姐實在不忍,于是過年期間天天下班后幫銓叔煮飯。而銓叔也從“你煮什么就吃什么”到點名要吃魚吃雞,精氣神肉眼可見地好轉。
雖然這會給英姐帶來“鄰居異樣的眼光”“時間變得更加緊迫”等麻煩,但英姐在北區經常看到很多義工、熱心人士關心困難戶,“我見佢哋都咁熱心,反正自己系工友嚟嘅,佢有乜嘢嘅時候我就幫幫下,人哋個個都話幫咗別人即系等于幫咗自己啦。”
北區志愿服務濃厚氛圍濃厚,一些原本不是志愿者的群眾也紛紛加入其中。
“基層治理”“全科網格”“議事協商”——這些看似“高大上”的政策術語,落在社區生活的褶皺里,不過是居民電話本里那個隨時能撥通的“珍姐”“阿萍”“阿斌”……他們不穿制服、不喊口號,卻像活字典一樣摸透政策的門道:哪條路歸消防管、雜物間有沒有“合法身份”……居民眼里剪不斷理還亂的糟心事到了他們手中總能理清。“我們不能期待嘉許,能把事情解決好,他沒有再來投訴就是最好的認可了。”一位網格組長對城網君說道。
畢竟在社區,最好的“治理答卷”不是掛在墻上的流程圖,而是阿婆的一句:“上次那事,多虧有你。”
編輯:貞華
圖源:大良北區社區居委會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