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是我家,齊齊動手建設。順德于去年10月啟動社會綜合體制改革。市民、企業家、義工、社工、外來工、NGO、法定機構參與社會建設與服務的熱情噴薄而出,一年下來協同共治的大社會格局初顯。共建共享“幸福順德”的理念落地開花。
順德是如何建設大社會的?市民又如何評價?我們走訪順德十鎮街,頡取五個相關日常場景,以饗讀者。
社會試驗促新老順德人融合
時間:9月8日
地點:順峰山下順德社會創新中心
關鍵詞:法定機構
9月8日,在順特電氣公司工作的外來工張德坤,一早就趕去與其他24名異地務工人員匯合,參加名為“順德一家人”的活動。
在順德區社會創新園與順德區總工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張德坤們游覽清暉園、西山廟等名勝,在順德新城觀光,品嘗正宗順德菜,聚會暢談點滴奮斗歷程。
“順德清蒸魚,不同我老家重慶的水煮魚,但味道都挺好,我都喜歡。” 張德坤說,活動讓他更深切地感受到順德第二故鄉的溫暖,日新月異的順德讓他為自己在此留下汗水而感到驕傲。
“順德一家人”活動每月一期,以旅行團的形式,帶異地務工人員免費游玩順德,與順德本地人以及事業有成的新順德人交流,使他們快速融入順德,了解政府便民政策,享受公共服務,增加歸屬感。
該活動是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開展的社會試驗之一。作為順德首批四家法定機構之一,區社會創新中心主要職能是培育社會組織、扶持社會企業、開展社會試驗、培訓社會人才、研究社會問題、促進社會。
創新中心正在擬定中國首個社會企業標準,即將舉辦公益創新大賽,發掘和培育社會企業,讓它們在順德落地生根,拓展公共服務,解決社會問題。
9月10日,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區人才發展服務中心和區產業服務創新中心四個法定機構正式揭牌,順德區區長黃喜忠向4家機構的40多位理事頒發證書,標志著首批法定機構正式投入運作。
順德法定機構按照現代法人治理模式運行,理事會作為法定機構的最高決策和監督機構,理事一人一票決定重大事項。記者留意到,公務員沒有擔任理事長,服務對象、行業組織等非政府部門代表占所有理事的三分之二以上。他們可以手中話事權確保法定機構承接政府職能,在執行過程中真正滿足市民與企業需求。
順德區委副書記劉光大說,法定機構不同于事業單位,不是政府部門的‘兒子’,政府可以更公平、公正地監督而非庇護法定機構執行職能。同時,黨委政府可以通過委派理事的方式,引領法定機構承接好政府職能。
作為無立法權的縣級區域,順德通過區人大常委會審議并發布《佛山市順德區法定機構管理規定》和四家法定機構各自的管理規定,利用憲法賦予的決定權為改革保駕護航。
順德區法定機構既有區社會創新中心這種全新的機構,也有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等從原來的區文化館等事業單位整合而來的機構。順德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曹毅介紹,順德區文化館等事業單位早在2000年的改革后就已轉型為勞動合同管理,因此事業單位變為法定機構過渡平穩。
全家老少享一站式社會服務
時間:9月10日
地點:倫教天倫萬家群益中心
關鍵詞:社會服務綜合體
昨日午后,陽光暴曬倫教倫羊路,難覓行人。走進路旁的天倫萬家群益中心,卻是另一番景象:空調送涼風,社工熱情打招呼。一樓多功能室時不時傳出說話聲和笑聲,原來是幾位街坊一邊全身按摩,一邊閑話家常。
70歲的麥姨家住中心后,步行不過5分鐘。她說,自從7月群益中心建起,她每天定時到此做保健按摩,有時還會跟社工做手指操等活動。
“我現在報名上太極班”,麥姨說,中心多元的服務滿足了街坊不少需求,“相熟的幾個師奶都報名參加新設的長者電腦班”。
街坊的認同正是社工們一個多月來努力經營的成果。“天倫萬家”項目助理主任麥健榮過去一周共有五天在搞活動,向居民宣傳推介中心服務。
“我們選在常教居委會、鄭敬怡職業中學等地方針對不同居民群體宣傳社工服務”,出乎麥健榮意料的是,在倫教市場做宣傳時就接到一名因患皮膚病求職難的居民的求助。
天倫萬家群益中心正逐漸為社區居民所接納。群益中心不僅為居民提供長者服務、殘障康復、心理輔導、青少年成長引導、義工培訓等一站式社會服務,還將作為一個公益平臺,整合并推動社會資源流動到每一個服務項目當中,真正實現資源集群效應。
自去年12月杏壇成立首個社會綜合服務中心以來,社會綜合服務體在順德十個鎮街開花結果:勒流“勒水人家”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樂從愛心綜合服務中心、北滘社會綜合服務中心……
去年10月,順德推進新一輪社會綜合體制改革,提出重點培育和激勵社會組織。大半年過去了,有效整合單個社會機構資源的社會綜合服務體頻頻出現,無疑標志著順德社改從量到質的飛躍。
“綜合體的優勢體現在眾多社會組織聚集在一起,共享資源、相互交流機會增多,有助于社會組織提高專業水準。”入駐北滘社會綜合服務中心的順德威權康復中心社工馮志順認為,大家可以分享經驗,甚至互相轉介服務對象。
遍布各個鎮街的社會服務綜合體,集多功能于一體,方便市民就近享受一站式社會服務。老中青少各個年齡層居民都能找到自己的去處。
小學生梁鈺婷暑假跟隨母親一起到北滘鎮社會綜合服務中心。母親帶著妹妹在康園中心接受殘障康復治療,她就到同一樓層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閱覽室看書,在社工指導下上網。“以前媽媽經常都要乘車帶妹妹去大良做理療,我只能一個人留在家里。”梁鈺婷說,現在母女三人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了。
青年坊令“宅男”不再“宅”
時間:9月8日
地點:北滘青年坊
關鍵詞:樞紐型社會組織
今年7月12日,北滘青年坊正式投入使用。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北滘青年坊現在已經成為北滘年輕人們最火爆的聚集場所。美的藝術團、盈峰基金慈善會、北滘外語協會、義憤填音樂團、文藝青年樂隊、北滘街舞Cycle Crew等社團也陸續進駐北滘鎮青年坊,逐步形成“社工+義工”、“青年+社團”的新公益力量。青年坊自啟用至今已開辦公益培訓班、真人圖書館、英語角、舞蹈培訓、Teen派對等30項次活動,吸引了上千名青少年參與其中。
阿安是青年坊的常客。他說,“以前下班我就‘宅’在家中上網玩游戲,后來通過微博結交了一群青年坊的朋友,現在經常在微博上相約一起到青年坊去玩”,他感到自己明顯開朗和活躍了,交際也自信了。
社區青年坊,是團組織聯系、凝聚、服務社區青年的新陣地,也是順德團區委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作用的陣地之一。
今年2月份,順德出臺《順德區關于拓寬群團組織社會職能的實施方案》,提出通過群團組織向樞紐型社會組織轉型,孵化、培育社會組織。
大半年時間過去,成效顯著。團順德區委書記陳影然介紹,年初順德各級團組織進行大范圍摸底,促使一大批草根青年組織浮出水面,目前已和290多家青年社會組織取得聯系,還成立青年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
順德區婦聯建立孵化中心,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培育出覆蓋區、鎮、村三級的8個婦女兒童社團組織和民辦非盈利機構,如均安南沙三八六一婦兒促進會、倫教熹涌三八六一婦兒促進會。順德區工商聯、總工會、殘聯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樞紐型組織建設工作。
在樞紐型社會組織的帶動下,順德區社會組織過去一年增加81家,總數達到712家。
社工幫扶,問題少年成公益達人
時間:今年4月
地點:容桂鵬星社會工作服務社陽光社工項目組
關鍵詞:社工+義工
9月8日,順德大良新松友鄰社工服務站內, 6名小學生正圍在沙發旁聚精會神地制作筆筒。完工后,小朋友們高舉著“戰果”對著鏡頭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祝福,原來這些筆筒是教師節禮物。
在新松友鄰社工服務站,每個周末都會有這種活動。社工付紅霞說:“我們經常把家庭活動和社區活動結合起來,現在每次報名參加活動的居民人數都多得超出我們的想象。鄰里之間見面互不相識的現象大大改善了。”
新松友鄰社工服務站是順德區啟創青少年社工服務中心在順德大良的服務點之一,自2010年8月成立至今,越來越多的居民有事搵社工,認識左鄰右舍,愛上社區活動,參與社區管理。
容桂鵬星社會工作服務社是容桂街道社會工作局培育起來的順德區首家本土化專業綜合社工機構,以社區綜合服務及專項社工服務為最大亮點。它的社區綜合服務已全覆蓋容桂街道26個社區(村),提供社區綜合服務及信訪矯正維穩、反家暴、企業、品牌義工等專項社工服務。
“我希望能繼續參加公益勞動,為社會服務!”今年四月,17歲的崔同學因為盜竊罪被法院判處參加社區矯正,成為當年3月份容桂街道成立的陽光社工項目服務對象。經過陽光項目半年的矯正,他成了一名精力充沛的義工。
如今,社工服務這個舶來物在順德已經生根壯大。順德現有8個社工機構,共設90多個服務站點(含流動社工服務隊)。目前順德社工服務已經覆蓋6個鎮街,其中容桂社工服務走在全區前列,達到村居全覆蓋,而北滘作為社工服務的“后起之秀”也迅速發展,社工服務已經覆蓋北滘大部分村居。而按照順德社工服務的工作鋪排,今年社工服務將達到10鎮街全覆蓋。
幾乎所有社工機構都在按照“社工+義工”的模式,聯手服務社區居民。
企業辦慈善基金惠澤社會
時間:9月10日
地點:順峰中學
關鍵詞:企業家參與社會服務
9月10日,公辦學校順峰中學成立和美教育促進會,廣東寶麗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中平當選為理事長。
“學校管理和經費投入從政府的單一形式轉向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多向模式發展。”葉中平說,和美教育促進會將借鑒香港經驗,在不改變現有辦學所有制,不干預校長辦學自主權的前提下對學校辦學、科研等重要事務進行咨詢、評議、審議,籌措學校辦學基金和支持學校改革與發展。
葉中平已不是第一次參與此類決策咨詢機構。目前這位港資企業老板的名片上,還包括順德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經濟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大良街道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他發揮自己熟悉順德、香港兩方面情況的優勢,為順德改革發展建言獻策的熱情由此可見一斑。
順德此輪改革,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通過決策咨詢機制引導社會有序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全區已成立區、鎮(街道)、村(社區)、學校等各類決策咨詢機構37個,咨詢委員達到740多人,廣泛吸納社會賢達參與公共事務討論。
順德是中國縣域經濟領跑者,企業家群體中不乏像葉中平這樣的社會精英,他們關心并投身社會服務。其渠道除了作為委員頻頻參加各類決策咨詢機構的活動,為社會建設建言獻策,還包括發起成立各類社會組織,直接參與社會建設。
順德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佘永亮聯合其他會員自籌經費注冊成立容桂青少年成長促進會。促進會針對目前公辦幼兒園少、民辦幼兒園學費貴的狀況,接管幼兒園將其轉變為非盈利性質,扶持其為容桂兒童提供質優價廉的學前教育。
順德區容桂青少年成長促進會自2010年8月成立至今,一直向順德啟創青少年社工服務中心購買服務,引進社工進駐學校、社區,促進轄區青少年健康成長。
而在順德另一經濟重鎮北滘,碧桂園、盈峰、凱業等企業,出巨資發起成立慈善基金會,為弱勢群體提供多元化的社會服務。
盈峰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汪躍云說,順德很多的企業家已經不滿足于通過單純的捐款方式來回饋社會,而是要透過自建基金會,設計公益項目,更深入地參與公益活動,體現社會責任。
盈峰慈善基金會已經在順德、韶關、貴州、蕪湖等各地學校開展助學、送營養、捐建圖書室活動。
盈峰慈善基金會今年暑假還在順德發起真人圖書館、青少年公益夏令營等活動,推出各地青少年在順德這個共同的平臺上真誠交流、健康成長。
記者手記
立足民生幸福,
順利推進改革
順德綜合體制改革試點一年,市民生活、企業生產已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在杏壇,殘障人士在家門口附近就可得到康復訓練與簡單工作技能培訓;在大良,無論是路燈失修還是希望提高醫保標準,都可不出社區向黨代表反映,然后督促職能部門“搞定”;在北滘,家長不知如何與青春期子女溝通,可以到家庭服務中心請教;在容桂,居民身體不舒服,首先可以咨詢家庭醫生……
順德綜合體制改革試點一年,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社會建設的熱情與平臺數量都在水漲船高。
企業家發起成立慈善基金,承擔社會責任;異地務工人員在容桂可應聘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站協管員,利用語言與文化優勢,“老鄉管老鄉”;醫生、律師等專業人才做義工,與社工聯手服務街坊;社會賢達參加區、鎮、村乃至事業單位的決策咨詢機構,或者作為理事介入法定機構運作,代表各界發出聲音……
改革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調整,從來不是易事,緣何順德改革一年初見成效?
以科學發展和民生幸福為立足點,清晰改革目標,或許是關鍵元素之一。正因為看到改革有助于改善民生福祉,有助于提升區域競爭力,向來低調務實的順德企業家、普通市民不領薪酬都挺身而出,為社會建設建言獻策,揮灑汗水。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找準改革路徑,系統推進,或許是關鍵因素之二。順德改革,是針對城市建設、社會建設、黨政治理模式建設相對滯后于經濟建設的問題而啟動。但改革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作為系統工程,統籌推進。順德根據自身實際確立了 “大部制、小政府、大社會、好市場”的改革路徑,以行政體制改革為龍頭,以社會體制改革為主體,以基層治理改革為基礎。
2009年啟動的大部制改革,為政府透過“減放優集”四字訣減少職能、瘦身為小政府創造條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促使政府部門轉移職能給社會組織,為大社會的構建奠定基礎。
政府變“小”,企業注冊門檻放低,市場如何避免一放就亂?順德又順勢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完善監管體系。寬進嚴管,構建好市場。而當年大部制改革,推動政府機構優化整合,打破“八個部門管一頭豬”格局,似乎早就為今天寬進嚴管埋下伏筆。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