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沃寧
三大改革已經到了攻堅的階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是時候梳理一下思路,繼續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
1、處理好市場、政府、社會的關系。
好處理好三者關系,還是要對我國內地的情況進行簡單的了解,內地整個格局是政府很大,但還不夠強;市場已經比較大,但還不夠強;社會很小很弱。改革開發三十年政府通過市場化、權力下放,較好地解決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培育了一個大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政府的膨脹,促進了國家崛起。時至今天,我們發現社會這一塊仍然很弱很小,這是一片很大的空間,今后改革的方向應該是社會化。處理好市場、政府和社會的關系是很宏觀、戰略層面的東西,處理好這個問題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對于市場、政府和社會的關系,省委已經很明確了,就是小政府、大社會和好市場,因為她們共同構成了對一個國家各方面的治理,她們之間都有邊界,她們都會失靈。但順德提的比較多是“小政府、大社會”,詳細一點就是“小政府、強政府、大社會、好社會”,這已經算是很清晰了,更全面一點就更好了。其邏輯是“順德城市化水平相對滯后,社會建設和農村發展相對滯后,黨委政府職能轉型相對滯后”,這個邏輯的前提就是市場已經不錯了。實際上,順德的經濟總量相對比較大,但市場還是不完善的;從“三打兩建”的成效就可以看出,從專業市場的拉客仔、搬運工、貨運亂象就可以看出我們的市場還是不完善的,這是市場失靈的表現。市場失靈的時候政府、社會就要介入。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被順德人奉若圣經的就是市場和企業,的確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時至今天,這種觀念要改一下了?,F在有些領導也發現,順德與內地一些發展勢頭兇猛的地方相比落伍了,輸就輸在政府,而不是市場和企業。而不是原來張口閉口就是順德是先發地區,從更深層次來說就要處理好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強勁的區域競爭力。
2、處理好審批與監督的關系。
要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轉放”是一個很清晰的路線圖,問題是關鍵是我國政府部門的管理方式是以審代管,以審批代替監督,以罰代管。關鍵是處理好審批和監督的關系,如果審批權減轉放還是沒有解決監督的問題,那就不如不要減轉放了。不解決審批與監督的關系,一切都是浮云。對策就是輕審批重監督,輕審批容易,但重監督很難,我們要把重心放在監督上,以為我們的政府部門一直都習慣了以審代管,坐在辦公室,做形式審批蓋個章就完了,簡單輕松。而監督則要深入一線,深入基層,要風吹日曬雨淋。要么得罪人,要么產生利益輸送。問題是以審代管這種管理模式弊端很大,第一,就是卡住了很多企業、組織的誕生,扼殺了市場和社會的活力。第二,就是監管根本不到位,政府不作為,導致市場環境惡劣。輕審批重監督都是政府的責任,責無旁貸的;問題是有些部門欲借改革的春風,把監督的責任下放給社會組織、基層,把監督的責任都減轉放掉了;這是推卸責任,不是改革。社會組織可以承擔自我監督,例如樂從鋼鐵貿易協會自從換屆之后到年底一律停止新會員的審批工作,同時明年計劃淘汰一批不合格的會員。但自我監督不是萬能,也不全面的。關鍵的時候需要政府出面,政府部門是執法部門,工作人員是執法隊伍,具有執法證,有制服。穿制服、持執法證的執法人員都不執法,社會組織怎么執法的呢?所以,一定要加強監督呢,怎么加強呢?例如我國的廉租房總是有人開著寶馬去住,我國的部門是查不出來,因為我們就是以審代管,坐在辦公室做形式審查,不是實質審查;做事前審查,不是事中事后審查;事前審查雖然嚴格,但不監督終究流于形式。西班牙馬德里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門聘請了9個人,每天騎著摩托車滿城去核查,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才是實質審查,才是監督。
處理審批與監督的關系,同時也要處理好審批與事項的關系,審批問題通過減轉放來解決,該取消就取消,該轉移就轉移,該下放就下放。但事項主要是指服務職能,把社會組織可以承擔、更加擅長的歸還給社會組織,培育社會組織,增強社會活力,培育公民社會。
3、利益關系。
改革就是利益格局的調整,政府有利益、政黨有利益、部門有利益、個人有利益、社會有利益、市場有利益,利益的結主要在部門利益,部門利益產生于部門本位主義。審批權是實權,是大大的權力,有權利就有利益;有審批權別人就要求你,就有利益輸送的可能,有審批權就有管理的便利,通過設置審批關來管理。經過這次調研,我們發現有些部門害怕向社會組織放權之后,部門就沒有預算可用,就沒有事干,而改革就是要把社會的職能歸還給社會,為社會創造空間。有些區屬部門想下放權力,但有些鎮街以沒有技術沒有能力為由不想承接,一些經濟總量大、事務多、有擔當的鎮街則很想下放權力。所以要處理好部門利益與總體利益的關系,不能因為部門利益犧牲了總體利益,拖了改革的后腿。所以,改革可以分類別類,可以試點先行,不是一刀切的下放到每個鎮街。讓試點鎮改出成效了,再推廣到其他鎮街。讓先改革的地方先發展,后改革的地方后發展,不改革的地方不發展。最后大家形成爭先恐后改革的良好局面。
4、成本與收益。
也就是要算清改革的帳,改革不是單純看減少了多少人和支出,關鍵要看收益,特別是收益與成本的比例,兩利相較取其重。不僅要看人員的增減,關鍵靠效率有沒有提高,不僅要看效率有沒有提高,關鍵要看有沒有缺位、越位、錯位,要懂得補位,要做到到。如果由于減少開支,而導致了公共服務的減少,那就得不償失。如果增加了人手,卻可以使監督到位了,那改革也不算是失敗。
有人問,社會化之后,還要購買服務,與此購買服務還不如政府自己干。第一,社會組織除了政府支持外,還可以自籌資金;第二,社會組織比我們更加擅長,政府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東西讓給更加擅長的組織。第三,可以創造新的空間,就業和GDP,社會組織的活動也要算GDP,這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發達國家的第三部門創造的就業占社會總就業的10%以上。
■作者博客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