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課堂才能更適合培養適應未來的人才?順德教育在這條路上不斷前行與探索。11月2日下午,2023學年順德區“卓越課堂”啟動儀式暨課程課改工作推進會在順德區龍江外國語學校舉行。
當天,順德區6個鎮街教育辦公室入選首批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與改革共建基地名單,35所學校入選第二批課程與教學改革種子學校,順德課改新風再次吹遍10個鎮街,助推順德教育高質量發展。
首批“種子學校”結果
24所學校獲評中期驗收優秀等級
2023學年順德區“卓越課堂”啟動儀式暨課程課改工作推進會。
當前,順德區不斷深入實施教育“四好”工程,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教育事業作為提升城市品質和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在2022年就在全區學校遴選了順德區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勒流育賢實驗學校、均安建安初級中學等33所學校為首批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與教學改革種子學校。歷經一年,第一批“種子學校”成效凸顯。
城網君獲悉,近日,區教育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對第一批課程與教學改革種子學校提交的中期總結材料、現場匯報及答辯情況進行評分,共評審出大良實驗小學、龍江實驗學校、大良順峰中學等24所學校為中期驗收優秀等級。
現場還有龍江各個學校的特色成果展,獨具思維的創新引得眾人嘖嘖稱贊。
當天,順德區第一批“種子學校”的代表總結了學校在課程與教學改革經驗,為第二批“種子學校”提供可行性建議。順德區大良順峰初級中學校長白建元從課程出彩“實起來”、課堂“動起來”和教師“活起來”三個方面進行講述。
此外,順德一中外國語學校校長曾祥明則通過學校特色的“一體兩翼三層次”卓越課程體系,向大家分享了學校在上一年課程改革中的成效和做法。順德區龍江城區中心小學校長謝景霞也從學校的特色“童心課程”作分享,介紹了學校的學生培養體系和課程改革創新之處。三位校長的分享也令在場的各校老師獲益良多。
以“課改”撬動教學提升
遴選6個共建基地、35所“種子學校”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師的專業發展。
順德區首批課程與教學改革共建基地授牌。
當天,大會舉行了第一批共建基地、第二批種子學校的單位的授牌儀式。由學校自主申報種子學校、各鎮(街道)自主申報共建基地,由區教育發展中心組織評審,最終產生共建基地6個,第二批種子學校35所。
大會現場還為獲評優秀學科組的代表進行頒獎。經各鎮(街道)教育辦公室、區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遴選推薦,由區教育發展中心組織專家評審出28個學科,共189個優秀學科組。
第二批種子學校首批授牌。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龍江教育堅持五育融合、落實“雙減”,貫徹素養導向的新理念,構建“一室兩翼三支撐五聯動”的新時代教研體系,優化“3+N”區域聯合教研共同體,組建以學科名師工作室為核心的教研團隊,拉開新時代基礎教育人才“金字塔”的培養序幕,啟動了“未來課堂”的實踐探索。
龍江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吳俊表示,龍江教育將積極響應上級部署,實施教育提質擴優系列行動,并與國內著名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構建“未來課堂”,在深化教育內涵建設、賦能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探索構建“未來課堂”,賦能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當前,初中品牌學校建設取得不錯的成效,涌現出一大批順德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副書記林俊才希望,各個學校能聚焦于自己的問題與實際,構建符合學校辦學的特色課改項目,以“追求卓越課堂,收獲幸福成長”為主題,聚焦“單元整體教學”和“教學評一體化”,進一步壯大“卓越課堂”覆蓋面,推動國家育人“藍圖”和課程方案精神在全區學校落地落實。
“卓越課堂”系列活動的舉辦,是順德區教育部門推動深化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接下來,順德將全面升級“卓越課堂·走進鎮街·走出順德”系列活動,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成果推廣應用。
編輯:劉遠雄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