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福源”)
酸酸甜甜的排骨,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吃過吧?很多人家里做這樣的酸甜排骨都會用到一種材料,那就是冰花梅醬!仔細說來,冰花梅醬應該算是順德老一輩的集體回憶了。為什么這么說呢?今天一起來看看!
早在清仁宗嘉慶年間便出現“酸梅醬”這一詞,酸梅醬由主要成分的青梅,配料食鹽,白糖,醋和水所腌、煮制而成。酸梅醬的用途主要作為佐料,可以用作煲豬手,燒排骨,烤雞翅等的配料,也可以直接沖溫水喝,達到潤喉和緩解咽喉疼痛的癥狀。
清代醫家顧仲在《養小錄》提及“三伏取熟梅搗爛,不見水,不加鹽,曬十日。去核及皮,加紫蘇,再曬十日收貯。用時或鹽或糖,代醋亦精。”這就是冰花梅醬的前身:酸梅醬。黃連是全國最早把青梅制作成酸梅醬并產業化的地方之一。冰花梅醬因外觀晶瑩剔透、冰清玉潔而得名,該美名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就在黃連出現。順德是全國最早地把青梅系統性制成酸梅醬并產業化的地方之一。
在解放初期,黃連的一家在清中時期享譽順德的醬園“恒聚醬園”所改制過來的食品廠“天良”開始制作酸梅醬并把它產業化,60年代初期在黃連坊間也開始廣泛制作并銷售酸梅。
直至到70年代,由酸梅醬優化而成的冰花梅醬在黃連出現,由天良食品廠改制而成的先鋒食品廠所命名,其后黃連坊間也跟隨時代步伐而制作冰花梅醬。由酸梅醬優化而成的冰花梅醬在主配料不變的基礎上加上生姜和辣椒,其營養價值和味覺提升了一個層次。黃連的冰花梅醬主要有著滋潤喉部,有利于緩解疲勞和有助于抗衰老這三種作用。
從新中國建立至今的幾十年間,冰花梅醬的傳承之路在順德勒流黃連的經歷了質量上優化的變革,在大時代的社會變遷下也經歷了不同家族、廠企的交替傳承,即使該產業也經歷過興衰變遷,但仍未間斷,在整個順德乃至佛山范圍內可謂十分罕見且獨樹一幟。
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黃連的酸梅醬產業已經處于產業化成熟的階段,在這個良好的氛圍上,由天良食品廠改制而成的先鋒食品廠把黃連的酸梅醬的質量優化并重新命名為冰花梅醬,黃連先鋒食品廠的冰花梅醬產業的輝煌時期從七十年代延續到九十年代的工廠倒閉之時。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