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鐘
今天抽空在城市網看到吳國霖老師關于順德人精神解讀一文。讀完后,深感吳老師確實是一位懂順德人的人,把順德人的一些特質用簡樸的文字語言進行了傳達。
當然讀完吳老師的文章后,也引發了本人關于順德人精神的一些看法。吳老師把順德人精神歸納為:慳儉、肯捱、識做。在我看來,這是順德人精神的基礎,也就是說,以后的順德人無論怎么變,這些特質都是存在的。
那談到現在的順德人,我不知道順德人看到吳老師給大家歸納的這些精神時會有什么想法?我為什么會這么說,因為現在我接觸到的老一輩順德人和新一代的順德人,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受。在老順德人身上,吳老師所提煉的這幾個詞,確實符合他們。但在年輕的順德人身上,我感覺不明顯。
記得曾經有人跟我說,現在本地企業招人時,不太喜歡招本地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心態都很浮。他們覺得家里的條件不算差,也不差自己這么一點工資養家,老爸老媽又不會要求他要刻苦地工作,反而會說:兒子啊,如果覺得辛苦就別做了吧,反正家里又不急著要你的錢。
這種思維的灌輸下,很多年輕順德人的心態就會越來越不踏實,對薪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吃苦耐勞的精神卻越來越淡薄。工作,他們未必像老一輩的順德人那樣,先學經驗,也不一定很功利地追求工資。這就是老順德人的聰明之處,他們把這些經驗都學到手了,然后轉化成為自己創業或是發展的資源,在這些資源的基礎上,他們再進行創新,最后形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是我對順德人“識做”的理解之一。
但是如今的順德孩子,因為家里的條件越來越好,那種樸實肯干的特質反而不如以前。當然,可能是現在大家的生活環境不一樣了,不可能說老拿以前人的做法或者是標準來評估現在的年輕順德人,只是看到吳老師提煉出來的這些順德人精神,多少有些失落罷了。
期待這樣的順德精神能夠一如暨往地傳承下去,真正成為順德的城市靈魂。
■作者博客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