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年級開始,啟智的學生們會學習一門叫“情緒分化”的課程,這門課就是從訓練學生能夠按照最簡單的節奏,控制自己的粗大動作、面部表情、呼吸,建立起節奏感,到學習音階、聽音辨音,在樂感中建立更為精細、到位的控制感,并且能夠理解音樂,做出相應的表情。(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633.jpg
1000
666
在啟智學校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啟聰部,他們就是20個聾啞孩子。啟聰部的孩子們,用殘余聽力來感受音樂節奏,用千萬次的練習來理解舞蹈內涵,實現自我控制,享受舞蹈的美。(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635.jpg
1000
666
老師用樂器訓練學生如何聽辨節奏的快慢,聲音的高低,同學們通過演奏樂器來體驗對節奏和聲音高低的控制,漸漸的他們也能夠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了。(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638.jpg
1000
666
看著臺上的學生如此認真地吹著口風琴,臺下的許多觀眾都禁不住潸然淚下。誰也不知道,在臺下,他們與常人相比,是要多付出多少時間、精力、耐心……去一遍又一遍地學習的。(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640.jpg
1000
666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老師們也參加了葫蘆絲的訓練,和同學們一起表演,展現的是一幅師生共融的優美畫卷。(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643.jpg
1000
666
他是一名自閉癥學生,曾經將架子鼓敲得震天響,像拆房子一樣,在訓練中老師告訴他:“控制,控制,再控制!”讓他建立根據樂曲進行自我控制的概念。經過訓練,他也能夠將架子鼓敲得非常有節奏感了,并為觀眾帶來爵士鼓表演《鈴兒響叮當》。(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646.jpg
1000
666
啟聰部的孩子們真是全才,能跳、能跑、能手工、能勞動;會拍攝、會寫作、會電腦、會設計,順德文明小公民的培養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煥發了活力。(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649.jpg
1000
666
入學時是哭哭笑笑、打打鬧鬧,通過在啟智學校的人性化教育,他們有吹有彈,能說會唱。這是老師選的聲音比較好的、低年級學生組成的合唱隊,他們花了很長時間學唱《最美的畫》,但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他們一定也可以唱出最美的聲音。(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A1.jpg
1000
666
學生的進步,自然離不開老師日復一日的教導,啟智學校15歲了,堅守、服務在順德特殊孩子身邊15年的啟智人就有32名,他們陪著啟智一起成長,發展。(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A4.jpg
1000
666
順德啟智學校副校長王濤開玩笑說,服務十年以后,按照五年一個獎杯的速度,到時捧著和啟智一起成長的5、6個水晶杯退休,也是一件快樂的事。(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A5.jpg
1000
666
“小孩子們的表演讓我們非常感動、震撼,他們吹一個音符,不知道要比我們付出多少多少……”說著說著,順德區教育局常務副局長陳錫釗便開始動情,并表示從這群孩子的優秀表現中看到了順德殘疾兒童教育的希望。(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A8.jpg
1000
666
雖然昨日大家都被凍的縮手縮腳,但是看到啟智學校的師生親手制作的15周年紀念品,大家便大展身手“搶”著拿兌換券去領取,被師生們的小心思感動地渾身發暖。(順德城市網記者蔡夏陽攝)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41218/244-14121R14F1.jpg
1000
713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蔡夏陽) 他們如同快樂的小精靈,會唱會跳會彈會唱,那股認真勁兒和可愛的面孔充滿無限的感染力。昨日(12月18日),在順德啟智學校15周年教育成果展示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幾百名老師有幸與這群小精靈有了一個約會。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順德啟智學校開設了社會化課、言語發展課、圖形操作課、情緒分化課、體能和形體訓練以及劃畫課等六門課程,在這些課程的綜合作用下,同學們逐漸向社會有尊嚴的人的培養目標邁進。特別是經過課程高級階段的學習,同學們逐漸生動活潑起來,能吹奏樂器、能朗誦,還能無伴奏演唱。
在昨日的活動中,看著這群快樂的小精靈們又唱又跳,臺下的觀眾不禁為之動情。“小孩子們的表演讓我們非常感動、震撼,他們吹一個音符,不知道要比我們付出多少多少……”說著說著,順德區教育局常務副局長陳錫釗便開始動情,并表示從這群孩子的優秀表現中看到了順德殘疾兒童教育的希望,孩子的成長更需要全社會的關心與幫助。
“十五年時間,5000多個日子,啟智人做了很多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是十分有意思的。”在昨天啟智學校15周年教育成果展示活動上,校長梁敏儀老師們講述了一件美麗的事。
“當初因為寫不出教學設計而哭鼻子的老師,現在成了教學骨干;當初豎起大旗堅持要走回普教模式的老師,現在成了課程的傳播者;當初只是照顧學生的生活教師,現在也成為生活育人課程的實施者;當初的門衛、廚工、清潔人員,現在也開始在服務中育人了;當初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修剪著花草的綠化工,現在竟然也成了,勞動隊學生的師傅,每天有板有眼的布置著任務,計算著工分,和同學們共同分享著勞動的快樂……”
在教育成果教育成果發布會上,順德啟智學校副校長王濤介紹道,啟智學校在辦學思想方面,形成了以“立人”為核心的啟智文化,成果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立人——啟智學校辦學文化集》。學校還以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課題“智障教育廣義教育資源的研究和開發”為契機,探索在廣域的教育空間下如何育人,成果的變現形式是——《生活育人教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