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廣東省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2017年5月16日在廣東省民政廳注冊,三年時間過去,德勝基金會在順德的社區發展和公益慈善事業上發力,發揚社區基金會的項目資助、資源聯動和行業賦能的功能,推動更多的人和組織參與社區公益的行動中來,努力成為順德社會問題的回應者、慈善資源的聯動者和公益生態的推動者。
在德勝基金會三周年之際,順德城市網推出“和美社區計劃助力順德基層治理”特別策劃,通過深度系列報道,挖掘基金會在資助教育發展、社區照顧、社區營造、行業支持四個領域的公益慈善項目成效,深挖德勝基金會如何發揮慈善資金的撬動作用,聯動社區多元主體和資源共同參與,積極搭建順德本土公益資源與專業支持平臺,助力順德社區發展,共建和美社區、幸福家園。
水泄不通的承德路曾經是碧江人共同的“痛”。(象城.翻屋企 供圖)
自帶流量有著“金屋藏嬌”典故的碧江金樓、飽經滄桑依然聳立的古建筑群、還有蠔殼墻、水磨磚……走進北滘鎮碧江社區,隨處可見作為順德區唯一的雙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的驕傲。
在德勝基金會的支持下,碧江社區居委會與象城“翻屋企”社區參與共創平臺聯合開展“碧江社區營造與參與式空間營造計劃”,團隊從社區愿景的共同描繪,到社區問題的共同尋找,始終都調動村民積極參與,最后優先落腳到“碧江小學周邊交通狀況”這個碧江村民最為關注的公共議題,通過聯合居委、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居民、商戶、交警、交通規劃、停車管理等多方代表共同協商討論,最終提出單行線的解決方案,并且得到實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喚起村民主動參與自己身邊的社區公共事務的意識的覺醒。
各方討論單行方案。(象城.翻屋企 供圖)
從被動到主動,居民關心的公共議題是關鍵
象城.翻屋企的社區規劃師黃潤琳是“碧江社區營造與參與式空間營造計劃”的項目負責人之一,回想起去年在項目運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他感觸頗多。
將時光回撥到2019年6月,“碧江記憶與社區愿景”先后在碧江承德公園與民樂公園展出,這是黃潤琳和團隊半年多時間走訪碧江社區、與鄉親共同完成五大祠堂等歷史地景復原的階段成果。然而這個展覽最大的成果,是借此收集社區居民最關心的各類社區公共議題,并確認出碧江小學門前的交通堵塞和兒童通學安全問題是碧江人當下最為關心的重要議題。
碧江小學副校長周雪影介紹道,此前,碧江小學門前的承德路每天上學、放學期間都水泄不通,兩頭望過去都是遠遠的車龍,學生老師遲到那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家長也常擔心兒童通學安全。圍繞這個問題,碧江社區居委會、象城.翻屋企平臺、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北滘交警中隊、社區民警社區城管隊員、順建規劃設計院、一心社工、碧江小學和家長義工隊等各方力量參與其中,廣泛咨詢居民意見,歷經近2個月的討論,最終制定出部分道路單行的試行方案。碧江小學義工隊隊長張靖說,試行單行期間,附近的交通非常暢順,原來一到上下學高峰期導航里的“紅彤彤”變成了一片“綠色”,社區對兒童更友好并且更宜居了。
可以看到,區別于傳統規劃中公眾參與以“被動咨詢”為主,碧江社區營造活動以村民為主體,讓村民自己按照自己的愿景去創造自己的家園。從剛開始的全域調研和系統研究,再到舉辦多場“碧江記憶與社區愿景”展覽,收集到眾多碧江居民關心的社區問題和愿景,并最終把切入點選定為社區居民最關心但也最棘手的“交通和通學議題”,黃潤琳始終認為,居民關心的公共議題是吸引大家參與的關鍵。
家長志愿者定點駐守。(象城.翻屋企 供圖)
社區有力量,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
說到底,“社區營造”并非簡單的環境改造,而是重建人與人之間、人與所處環境之間的關系,營造的是共同的家園。
碧江社區黨委委員方志濠是德勝基金會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的“清華基層治理領軍人才順德高級研修班”的學員,學了參與式理念之后,他引進了象城.翻屋企作為參與式規劃的合作單位。他說“碧江小學交通整治這個案例,撬動了碧江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為接下來繼續推進社區營造和基層治理做好了鋪墊和示范。”
接下來,碧江將重點在歷史文化挖掘與傳承、歷史空間活化與復興、多方共治參與、社區愿景凝聚、社區營造培力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繼續調動多方力量,進行更為深入和系統的工作。
碧江只是一個縮影,三年來,廣東省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在社區營造方面,資助總額達957.42萬元,資助項目50個。文化保育項目讓順德大門龍舟、馬崗木刻、杏壇龍舟說唱、均安粵劇曲藝、鑼鼓柜、洪拳醒獅等順德鄉土特色文化得到保育和傳承,促進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社區自組織培育項目,增強了社區服務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社區協商議事、參與式社區規劃、社區經濟培育、社區組織孵化等探索式項目,促進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的活動與建設的意識與氛圍。
社區營造正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各方都很期待順德的社區營造在社會各方力量的攜手努力下,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時,為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提供可借鑒的思路和樣本。(張浩川)
相關報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