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日前,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是個運輸司機,屬于高危行業,如果自己發生意外,愿意將全部器官捐獻出去,但卻對捐獻申請流程不明,為此,記者咨詢了順德區紅十字會伍女士。
伍女士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器官捐獻流程及其他注意事項。據悉,器官捐獻流程為:器官捐獻者→電話聯系22833326、22833312(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醫政科),領取捐獻志愿書→填寫捐獻志愿書→向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醫政科遞交志愿書及相關資料。
另外,伍女士還介紹了填寫志愿書的填寫注意事項:在捐獻者本人簽署處和近親屬簽署簽署處按要求簽名并按要求按上手指模印;把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各頁面的復印件,并在每頁面蓋上紅色手指模印;將所有資料寄到順德區大良德民路區人民政府8樓順德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醫政科,郵編為528333。
據伍女士介紹,當志愿者一旦達到待捐狀態,其家屬可直接聯系廣東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電話:020-38824642;手機:13925038929或13352885900。
據悉,我國器官移植供需嚴重失衡,數字顯示,目前我國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萬人,其中只有約1萬人能夠做上手術,供需比是1:150。比如,全國有30萬肝病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全國只能開展2000例左右的肝移植手術;全國約有100萬做血液透析的腎病患者,但每年只能開展三四千例腎移植手術。
為改變這種失衡局面,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去年曾在一些省市試點開展人體器官捐獻,但效果并不理想,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作為全國10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城市之一,南京在試點的一年間竟沒有實現一例自愿器官捐獻。
在順德,從2005年第一名器官捐獻者肖莉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后,目前已有十名捐獻者,他們的名字已被永久刻在飛鵝永久墓園“奉獻園”碑上。
□鄒建華 (編輯:梁云)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