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不止息,社區藝術48小時”活動正式啟動
市民在社工的帶領下,一起制作椅子回饋社區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王卉林) “我是第一次參加‘社區有椅靠’活動,雖然制作過程還不是很熟悉,但覺得很有意義。”在大良鐘樓公園,來自順德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蘇嘉俊正拿著錘子和社工們一起制作椅子,其最終制作的成品將會放到小區內,完善小區公共設施。
2月8日上午,在“循環不止息,社區藝術48小時”本地社區藝術展活動現場,還有不少像蘇嘉俊一樣的青年參與了藝術體驗工作坊,通過用藝術的方式關注社區、走進社區。
拿著錘子一起動手修繕椅子;利用隨手可得的生活物品,拓印屬于社區的藝術;精彩的樂隊表演……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圍觀和參與。“我就住在環城小學附近,過來散步看見這個活動,就帶著孫子一起參與了?!崩畎⒁陶f,現在的小孩很少有動手的機會,這樣的活動要多參與。
當聽說這些做好的椅子將放到社區供市民休閑時,李阿姨更是夸贊活動有意義。“還真不知道這可以為社區做好事,這種方式真的不錯?!崩畎⒁谈嬖V順德城市網記者,現在社區里的公共設施確實還不完善,但若是全部靠政府,這么多小區估計也是不小的開支。像這樣有人帶頭,大家集體參與的方式就很好。
“青年-藝術-社區”,形成了良好的互動
記者了解到,2013年年初,陳登社會服務基金及大良街道辦事處共同出資、順德區啟創青少年社工服務中心運作成立了啟創-順德創藝坊。該項目旨在通過發掘青年藝術潛能、發揮藝術創意,從而帶動青少年關注社區、回饋社區以及協同社區改善。2014年,創藝坊在大良中區還啟動了“青年藝術社區實驗計劃”,社工與本地青少年一起以藝術作為工具,參與社區改善、融入社區生活。
“這一年,青少年在社工與本地青年藝術工作者的共同帶領下習得藝術技巧,繼而回饋社區;而社區也給予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包容、多元的創造平臺,形成了社區-藝術-青年良好的循環?!眲撍嚪幌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年,他們為社區繪畫歷史、為居民制作肥皂、為長者制作椅子、改善社區空間等等,使得小區氛圍也越來越和諧。
除了當天現場活動之外,記者了解到,今天市民還可以前往梁銶琚圖書館工作坊參與“社區彩虹糖”的制作。另外,截止2月17日之前,“循環不止息,社區藝術48小時”藝術展覽也將在梁銶琚圖書館一樓展覽廳展出,來自順德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鳳翔小學、梁開中學等學校的社區藝術作品均將悉數呈現,市民可前往欣賞。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