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卓鋒在做入戶調查,收集村民意見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陳姍姍) 清晨六七點,當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遠在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寨崗鎮萬角村的順德區人大扶貧辦駐村工作組組員吳卓鋒已經帶上裝備進村干活?!颁h仔,吃了沒???來吃早飯。”“吃過了,去前面范伯家聊聊?!弊哌M村子,一路上有村民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并盛情地邀請他同吃早飯。對于鋒仔早早進村,當地的村民已經習以為常。
吳卓鋒今年27歲,原本家住順德樂從,2013年通過考核,作為第二批駐村工作者隨同順德區扶貧辦工作人員來到順德區對口扶貧的萬角村開始了駐村扶貧工作。
難做!工作開展難村民管我叫“抄水表的”
別看如今吳卓鋒跟當地的村民打成一片,當初可是歷經了不少艱辛。吳卓鋒告訴順德城市網記者,自己大學畢業后從事金融行業,剛接觸扶貧工作時毫無頭緒,“耕地,我不會;修橋修路,我幫不上忙?!彼χf,好在有一股年輕人的干勁,每天纏著村委和扶貧辦的前輩問這問那,直到搞明白為止。
而村民對吳卓鋒這個“外來戶”也十分排斥。剛來時,為了跟村民溝通即將開展的項目,需要挨家挨戶上門說明情況,如何開展,如何推進,帶來什么好處,都要跟村民交代清楚。但耐心溝通面對的往往是不理不睬,甚至冷眼相看。大部分村民甚至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見他拿著本子和筆,挎著包,都稱其為“抄水表的”。
偶爾也遇到村民“反抗”激烈。吳卓鋒回憶,曾有村民因為公共廁所的門對著自家而阻止施工,并揚言“你建了我也會拆”;水產養殖項目籌備時,20多畝地都征集齊了,獨獨一戶不同意簽約,理由是“挖魚塘破壞風水”……每每遇到這些情況,吳卓鋒都要反復做思想工作,否則項目只能擱置。
吳卓鋒坦言,自己明明是來幫忙的,常常從早上六七點忙到晚上七八點,大家卻不予理睬,還有抗拒情緒,令自己尷尬又委屈。但是他轉念一想,任何人對于一個外來人對自己的生活、生產“指手畫腳”也不會樂意的。“你是來服務來幫忙的,不能說對方不接受你就不做了,還是要想辦法服務好。”
感言:在一般人看來,原本我可以坐在區里干凈寬敞的辦公室里辦公,卻來到了離家幾百公里的農村做駐村工作,奔忙于田間,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其實我覺得在哪都是工作,下到基層,還能實實在在為村民做事,看到他們生活的改善,自己內心也覺得“值”!
欣慰!村里大變樣,村民都要脫貧致富
在扶貧組幫助下建立的萬角村香芋種植基地
在“委屈”之后的收獲,在吳卓鋒看來這才是最有成就感的。吳卓鋒說,現在萬角村無論是村容村貌還是村民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大變化,令自己覺得十分欣慰。以前坑坑洼洼的爛泥地,現在被球場和配套運動設施、娛樂項目所取代;夜晚來臨,村民們也不再早早關門睡覺,而是一家人散散步,聯絡聯絡感情;聊天內容也開始講吃講穿,講追求了;廣場舞成了每天晚飯后的必備節目;村內還有了扶貧組支持創立的舞蹈隊,經常外出演出、比賽。
之前村民只是每年種些農作物,農忙一結束,就基本無事可做,賦閑在家。對于扶貧,他們的概念里只有幫扶,沒想過“致富創業脫貧”的說法。在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的帶動下,如今第二批、第三批參與項目的人也都拋開戒心,主動開始接受幫助,學習“掙錢方法”。村民思想逐漸開放,愿意主動接受新東西,譬如一些村民在看到建起的小廣場發揮作用后,主動籌資建設基礎設施,為村容村貌做改變。
村名范金稱告訴記者,自己原本靠石磨磨豆腐衛生,養著一家老小,日子僅夠糊口。扶貧工作組來了后,給大家發豬苗,發雞苗,教大伙怎么養殖,還給自己家添置了一套新磨具。如今范金稱家里不僅賣豆腐,還有豬、雞可以拿去賣,增收后生活也好起來了。
對于扶貧組的工作人員來說,“脫貧致富”是最終目的。據了解,現在香芋種植和水產養殖等項目也通過懂技術的人培訓,手把手教村民,引導他們做事,學會勤勞致富。
感言:原本村民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挨餓,對他們而言已是滿足,不愿意再冒險拼搏致富。第一批參與致富項目,愿意勞動的人不多,只能靠村民代表、黨員干部或者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帶動,給村民們發種苗,雞苗豬苗等,鼓勵他們自己養來吃,拿去賣。我們扶貧工作組扶貧的時間有限,能力有限,希望能引導村民改變觀念,自己靠雙手致富。
堅持!想盡一切法子讓村民富起來
幫助別人的同時,吳卓鋒感嘆自己也在蛻變。剛接觸扶貧項目時,一竅不通,大小事務都需要自己協調統籌,沒人依賴,只能靠自己摸索。在這當中,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學會了換位思考。
“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找一個平衡點,事情就變得容易解決?!眳亲夸h說,很多時候要做一個真誠的傾聽者,通過聆聽找到破解方法?!跋氡M一切法子讓村民富起來。”一直以來,就是靠著這種信念,支撐著吳卓鋒堅持下去。
如今吳卓鋒已經和村民打成一片,村民們也如親人般稱呼他為“鋒仔”,還時不時跟他開上一兩句玩笑,叫他“順德老板”,甚至妻子來探望,都受到熱情款待。吳卓鋒漸漸愛上了這里村里與宿舍兩點一線的簡單生活,與村民們有了一份割舍不開的情感。
在吳卓鋒的觀念里,家庭很重要,可是為了村民的幸福,卻把父母交給結婚才一年的妻子照顧。做項目,搞培訓,吳卓鋒每天陪著村民勞作,親自督促,項目開展后,每天到田間地頭看看村民有沒有除草,打蟲,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操心,忙起來兩三個星期都不能回家??墒?,當真要離開,吳卓鋒卻是滿滿的不舍。據了解,今年12月考核結束,吳卓鋒就可能會離開,回到自己原來的崗位。
感言:現在進村,走到哪里都有人熱情地叫喝茶吃飯,每個角落都感到無比熟悉,每個人都親切得如同家人。扶貧不是單純的一份工作,要真正地融入和理解,才能收獲大家的認同,順利地開展工作。投入了,就能感受到那份親切與快樂。
■記者手記
吳卓鋒手機微信名是“有個好老婆”,對于家人,他大抵也是滿滿的愧疚與掛念。
從對扶貧一竅不通的金融工作者,變身任勞任怨與村民打成一片的村居服務者,從無知少言的青澀少年,成長為獨當一面、勇擔責任的“順德老板”,從語言不通飽受冷眼的“抄水表的”,化身備受歡迎的親人“鋒仔”,吳卓鋒在自身蛻變的同時,用他的智慧與耐心為對口幫扶的萬角村帶來了可喜變化。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