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順德微信朋友群謠傳“塑料大米”事件,區市監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檢查
味精加熱后有毒、食鹽有毒、大蒜熗鍋致癌……近年來,各種食品安全謠言層出不窮,一些舊謠言甚至在專家辟謠后,過一段時間改頭換面卷土重來,引發群眾的焦慮。
那么,哪些食品謠言是不可信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些知識?趕緊來看看,別再被忽悠了!
1、味精加熱后有毒?假的。
真相: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在超過120攝氏度時,容易轉變成焦谷氨酸鈉,但焦谷氨酸鈉對人體無害,只是沒有鮮味而已。味精加熱到270攝氏度時才會分解破壞,在一般食品的烹調溫度條件下,味精的性能是穩定的,不用擔心變質有毒的問題。
2、食鹽添加亞鐵氰化鉀有劇毒?假的。
真相: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3、保健品可調整“酸堿體質”?假的。
真相:人的體質沒有酸性或堿性之區別,始終保持在PH7.4左右。實際上不管食用什么食品都不能改變身體的酸堿平衡狀態,兩種性質的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
4、洋蔥能殺死感冒病毒?假的。
真相:洋蔥可以殺菌是因為它含有有機硫化物,每天適量吃一些對呼吸道、腸道里面的細菌的確會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對病毒沒有抑制作用。
5、大蒜熗鍋致癌?假的。
真相:大蒜熗鍋確實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酰胺,應盡量少攝入,但“產生致癌物”不直接等同于“引發癌癥”,許多致癌物都需達到一定濃度,并且機體持續暴露(接觸)才有可能引發癌癥。且熗鍋時大蒜只是配料,一人份的菜中只有幾克大蒜,能產生的丙烯酰胺是有限的。
6、喝醋可以軟化血管?假的。
真相:食醋是發酵食品,其主要成分是醋酸。而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是血管中形成了粥樣硬化斑塊,血管彈性降低。醋在消化過程中根本不會進入血管,過量喝醋反而會灼傷胃黏膜和食道。
7、葡萄上的白霜是農藥殘留?假的。
真相:不是,這種白霜的主要成分是無毒無害的天然蠟質,還有少量的糖類等有機質。真正的農藥殘留是微量物質,很少能肉眼看見,除葡萄之外,冬瓜、李子和藍莓等很多果蔬表面的白霜,也是同樣的物質。
8、香椿硝酸鹽含量高會致癌?假的。
真相:香椿中所含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存在于所有植物中。一個體重為60kg的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吃3kg的香椿,才可能“中毒”。且香椿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可抑制硝酸類鹽的危害。(李小妮整理)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