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我們推出《城網視點》評論欄目,表達城網及關心熱愛順德的網友對順德發展、建設的點滴思考與建議,對順德的每一個進步鼓與呼,為順德的每一步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貢獻我們共同的智慧。
□木子
上周的樂從社區兒童公園很熱鬧,由專業機構、社區居民攜手策劃打造的“我的兒童公園”居民藝術節讓大家都玩得很嗨。兒童公園作為社區的一個舊地標,曾經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記憶,通過藝術共創的形式,11場次豐富的藝術創作活動,讓不少市民頂著夏日炎炎,開啟發現的樂趣。
社區作為我國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城鎮的細胞。基于社區的公共藝術為城市進行社區營造和微改造的實踐,通過藝術的力量,提升社區文化氣質,是近些年來各地、村居社區社區營造的慣用手法之一。經過不斷的嘗試和實踐,大家都發現藝術社區的建設不單單是把藝術作品“放置”在社區公共空間,而是將藝術的種子“種植”在社區空間中,構建一種有溫度的價值認同和再生。
樂從社區此次藝術節的策劃,從策劃階段就引入專業化藝術力量,為社區營造帶來新啟示。可以看到樂從社區這次居民藝術節的活動設置和開展,既是藝術展覽又是社區活動,既有具象的作品又有自然空間的體驗。讓社會與藝術兩大學科系統結合,探尋藝術如何更好落地,來激活社區空間,給居民產生美育效果。
此外,基于社區的公共藝術實踐的難點所在,是如何動員公眾參與藝術活動。本次活動中的團隊策劃、參與多個項目,動態的交互屬性是其中的顯著特點。藝術介入社區必須是雙向的,藝術激發社區“調性”催生出本地產物,構筑更完整的“藝術社區”。借助藝術的方式讓居民打開自我,建立彼此的信任與聯系,這種功能也超越了藝術,正促成“藝術共創”在社會學意義上的進一步實踐。
期待越來越多的社區、村居,通過努力和在地藝術共創,在各個層面播撒下社會美育與地方營造意識的種子,為居民還以生活的痕跡、煙火的氣息,造就獨一無二的社區文化與文明。
更多城網視點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