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教駐村工作組組長盧添卓(右二)入戶慰問貧困戶
盧添卓同志,男,1977年11月出生,現任職佛山市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倫教分局副局長、正股級。2013年6月被順德區倫教街道辦事處選派為扶貧駐村干部,任倫教駐英德扶貧工作組組長一職,主要負責統籌倫教街道駐英德市大站鎮樟灘、黃崗以及側塘三個省定貧困村的扶貧“雙到”工作。在當地開展扶貧工作的三年以來,盧添卓同志能一如既往秉承“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作風,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本輪扶貧“雙到”工作中,切實做到無私奉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該同志三年以來的工作情況簡要歸納如下:
一、堅持以“求真務實”為本份。
盧添卓同志身為工作組組長,在任職期間能始終堅持以切實加強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為本,努力提高履職能力。一是能夠堅持向書本(文件)學習,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學習時事政策,學習扶貧工作的相關業務知識;二是能夠堅持向實踐學習,深入扶貧工作的“第一線”開展調研,及時發現問題,總結和摸索扶貧“雙到”工作方面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三是能夠堅持向身邊同事學習,做到團結隊員、維系與當地的干群關系,確保各項扶貧“雙到”工作任務能夠在“和諧共處、高效默契”的氛圍下順利完成。
二、堅持以“開拓創新”為目標。
盧添卓同志身為工作組組長,在任職期間能始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著力以“開拓創新”的態度推動扶貧“雙到”工作上臺階。一是能夠主動創新管理模式,利用GPS定位貧困戶。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創新管理模式,利用GPS定位技術,準確確定每一個貧困戶的具體位置,方便跟蹤隨訪。二是能夠主動創新服務模式,印制“結對便民服務卡”。為了更有效地緊密聯系當地政府、被幫扶村委以及貧困戶對象,創新服務模式,“一對一”印發了一批“結對便民服務卡”,方便隨時與貧困戶溝通聯系。三是能夠主動完善扶貧項目審批模式,引入第三方管賬制度。涉及扶貧的資金雖不多,但關系重大、系及當地民生,完善審批模式,引入專業的第三方賬目管理公司全權接管賬目,更便于各級隨時監管,確保扶貧資金用到實處。
三、既要“授人以魚”,又要“授人以漁”。
盧添卓同志身為工作組組長,在任職期間能夠完滿完成各級交予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得到當地干群的廣泛好評。在當地開展扶貧工作的三年以來,盧添卓同志深深地體會到必須完成兩大“任務”,既要“授人以魚”,又要“授人以漁”。“授人以魚”——三年來,在三個被幫扶單位中,各級累計共同籌集幫扶資金達4225.9657萬元,其中順德籌集到的幫扶資金達1372.3808萬元。面對該如何使用順德籌集到的幫扶資金,添卓同志能夠正確確立“守土有責”的意識,從項目合情、合理、合規的角度考慮,嚴格把關項目審批流程,累計開展了近150個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三個被幫扶村建設了一系列衛生站、文化廣場、籃球場、鄉村道路、飲用水工程以及水利灌溉渠等民生福利設施。“授人以漁”——進駐初期,盧添卓同志已經協同駐村隊員以及當地干群,著手探索既能夠因地制宜,又適合當地長期發展的集體經濟項目。三年來,在盧添卓同志的積極協調下,三個被幫扶村均已先后建成了適合當地長期發展的集體經濟項目(樟灘村觀賞蝦養殖基地、黃崗村長湖生態漁業養殖基地、側塘村麻黃公雞養殖基地)。這些項目預計在未來的6至10年間,每年能夠為每個被幫扶村帶來10萬元至15萬元不等的集體收益,基本達到了“授人以漁”的效果。
光陰似箭,盧添卓同志在當地開展扶貧工作已經有近1000個日夜。回想當年他懷著“從順德倫教再出發,在英德大站新開始”的激情踏上征途;今天他應該會留下一股“共飲英德水,同系兩德情”的無限感概,與當地建立了終生難忘的深厚感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