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龍江是順德的制造業重鎮,承載著順德經濟發展的歷史,也將延續順德經濟發展的光輝。一直被人們提到的“工匠精神”是制造業榮光的基石,也是新時代下產業轉型升級必不可少的精神元素。
“工匠精神”是什么?是精益求精求品質,是嚴謹踏實求進步,是熱愛專注、創新拼搏的一股勁!在龍江這片熱土上,一批批滿懷“工匠精神”的工匠們正行走在路上。龍江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專注手藝、敢于創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順德城市網將連續推出2016年尋找“龍江巧匠”系列報道,為你講述,傳遞龍江工匠們背后的故事!
愛搗鼓的陳偉強愛鉆研,不斷破解技術難題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建華) 每個高新技術企業總有一幫技術達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廣東志達精密管業有限公司也不例外,該企業技術帶頭人陳偉強熱衷思考并破解技術難題,在技術方面帶領企業幾乎從零開始一步步走向高新技術企業。
從小愛搗鼓,是少有的大學生知識分子
60年代出生的陳偉強自小家庭經濟情況較好,在那個“沒什么好玩的,時間非常多”的年代,由于爸爸在銀行上班,陳偉強從小便喜歡自己一個人“搗鼓”。
因為家庭經濟情況較好,陳偉強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僅上學得到保障,也還經常受到文化人士的熏陶。陳偉強愛搗鼓的性格還有個特別的故事。
在陳偉強十一二歲的時候,他上學剛接觸到有關電的物理知識,恰好碰到家里迎來“電力時代”,家里通上了電,并準備安裝電燈泡。陳偉強的父親是打算請電工的,不過,陳偉強當時就想:“不就是一個開關,然后加電線,加個燈泡嘛!”,于是乎,陳偉強就自己買材料并動手安裝。安裝成功后,陳偉強還得到了爸爸的夸獎:“沒想到你這小子瞎搗鼓還挺有水平!”
得到爸爸的肯定,加上對物理知識的濃厚興趣,陳偉強便越來越喜歡學習物理知識,并最終考上了大學,去到吉林求學,報讀電氣自動化專業,成為那個年代十分稀有的大學生。在大學,陳偉強也是十分用功,從不逃課,晚上還上晚自習。
公司研發的飛鋸技術水平領先
到企業歷練一身本事,下海追求技術到志達
1983年,陳偉強進入大型國企,成為當時新進入該企業的唯一一個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大學生,一直跟隨老工程師學習,并為了學習不斷地跑企業圖書館、書店。學習了約兩年時間后,陳偉強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員。
陳偉強回憶說,由于自己獨一無二,很多事情都得一個人去尋找答案,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里,陳偉強越來越喜歡這一行業。“記得1986年,當時自己第一次作為技術員,對某高壓電機設備安裝運行擔任總負責。由于設備存在爆炸的危險性,所以當時特別緊張,連續在工地現場工作了一個星期,確保安全運行。那一次對自己影響很大,使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嚴謹。也正是這種環境,壓得自己成長得更快。”陳偉強說。
1994年,陳偉強年輕氣盛,響應下海潮,來到了順德一家電器廠擔任廠長,2006年進入龍江鎮知名民營企業廣東志達精密管業制造有限公司剛建成廠房的大壩工業園新廠(2011年分離獨立注冊為廣東志達精密管業制造有限公司)擔任總工程師,全權負責公司的技術研發、生產設備的電氣自動化保養維護,以及汽車精密管件研發中心的管理工作。“當時看到志達的設備都是進口世界先進設備,覺得非常好,所以毅然就到了志達。”陳偉強稱,他來到志達主要是為了追求新技術。
研發的飛鋸切出的鋼管端口無毛刺
帶領團隊破解技術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作為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志達精密管業研發中心的技術帶頭人,陳偉強帶領志達精密管業從零開始,不僅與研發團隊一起完成了一系列自主研發技術項目攻關,而且作為主導者參與了127飛鋸的自主研發、精密飛鋸片冷卻裝置的發明、鋼管退火設備及其退火工藝的發明等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的科研項目,一步步使企業發展壯大,成為集汽車精密管件、空調核心精密零部件生產制造和銷售為一體的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華南地區最大的高精度高頻焊接鋼管生產基地,為我國汽車精密管件核心技術以及民族工業自由品牌發展做出來積極貢獻。
其中,127飛鋸在引進意大利114飛鋸基礎上進行技術和設備的創新改造,新研發出來的設備在成本上相比進口減少300多萬元,在技術上更符合實際生產需要,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制造成本下降10%以上,在線切斷時定尺精度達1cm,被切斷面整齊無毛刺殘留,且無作業噪音,節能減排,生產速度和質量大大提升,產品年產值同比提高6000萬元,該技術在為企業和社會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填補了國內汽車精密管件生產領域的空白。
“當時企業要大量生產,需要大量引進國外設備,但是價格非常高,而且設備核心技術被加密,一旦損壞得請國外的廠家來修,于是,老板決定‘自己搞’。研發過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甚至差點被老板放棄,但是我們堅決不放棄,慢慢摸索,加班加點,用不同方式完善設備,最終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陳偉強稱,研發需要不放棄、刻苦鉆研的精神,同時還要不斷學習、變換思路。
陳偉強說,幾十年下來,能讓他取得一定成就的最大原因便是因為自己愛鉆研,對于破解技術難題有愛動腦、愛動手的好習慣,有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骨氣”,而最不能缺的則是“學習”,因為技術日新月異,且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有無數種,得不斷學習知識,向不同人學習不同思維方式,最終綜合運用,取得研發成果。
■相關新聞
《尋找龍江巧匠:他把大自然濃縮進千萬家》
《尋找龍江巧匠:80后小伙練成“裁皮王”》
《尋找龍江巧匠:斧鑿間的傳統大龍舟故事》
《龍江家具巧匠:22年堅守同一片土地》
《尋找龍江巧匠:“全能王”是這樣煉成的》
《大城工匠邱全發:沉浸家具世界里21年……》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