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佛山市順德區推動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的號角再次吹響!其實,90年代以來,順德經歷了三次重要的農村改革,分別發生在1993年、2001年和2011年。
1.1993年農村改革
1993年農村改革的歷史背景是,順德于1992年推進了聞名全國的“以產業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綜合改革,推動了當時順德的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工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和建設用地,大批農村勞動力涌向工廠,洗腳上田。另一方面,當時順德農村經濟社以生產隊為單位組建,實行均田到戶,土地零碎分散,且承包期很長,不利于“三高”農業發展。此外,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工廠以后,厭耕棄耕情緒很大,但又不愿意流轉土地,造成大量土地的浪費。
當時的改革推行了“農村股份合作制”,實現了從農民到股民的轉變。股權配置規定了集體股占20%,個人股占80%。土地承包制實行“三改”,將原來長期承包變為短期承包、將原來分包變成投包、將分散承包變成連片承包。
1993年的改革,擴大了集體經濟組織規模,明晰了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產權關系,完善了土地承包制度,促進了順德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使農村的區域設置、經營機制與市場經濟接軌。
2.2001年農村改革
2001年改革的歷史背景是,1999年順德被廣東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試點城市”,城市化發展大踏步向前,需要將相當一部分人口由農村村民轉為城鎮居民。同時,順德的工業規模繼續擴大,經濟實力在全國縣域經濟中名列前茅,從2000年到2003年順德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百強縣之首,亟需農村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
2001年的改革推行“合并村及村改居”;同時固化股權和量化資產,再次明確集體股占20%,個人股占80%。
2001年改革加快了順德城鄉一體化步伐,基本建立起適應城市化進程的農村體制機制,奠定了之后近20年的農村發展格局。
3.2011年農村改革
從2009年開始順德被確定為廣東省綜合改革試點,啟動了以大部制改革和“三大改革”為主的一系列改革。這次改革推出一系列舉措。
主要有:一是創新設立了村一級行政服務站,作為政府延伸到村內服務的平臺。二是建立了區、鎮、村三級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平臺,推動農村資產交易上平臺。三是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對股份社股權繼承、轉讓、贈予的流轉原則和辦理程序進行規范。四是著力解決了部分農村留用地和宅基地問題。(視頻:蔡任、毛雄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