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村1059畝農田將于今冬明春完成改造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鄭勇亮) 這里四面環山,地理環境偏僻,英石遍布滿地,這里就是以大良街道為牽頭單位幫扶的英德市望埠鎮同心村。
9月26日,順德區委宣傳部宣傳科副科長楊弘,順德區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揭育通,一起參觀了解大良幫扶英德貧困村同心村的扶貧項目進程,順德城市網記者也一同前往。
現狀
全村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650元
同心村位于英德市望埠鎮東北部,距離鎮中心5公里,全村31.35平方公里,以英石采集和農業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有小學1間,衛生站2間,共有農田3870畝,山地32370畝,總戶數982戶,總人口4825人,其中貧困戶105戶,貧困人口439人,201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5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4650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1658元。該村為英石原產地,被評為廣東省英石第一村。
針對該村的貧困情況和特點,順德大良扶貧工作組因地制宜,與當地村委會商議,初步制定實施了兩項扶貧項目。
突破
建設高效準農田,每畝可增收約300元
據了解,同心村當前耕地存在諸多問題,如:水利設施嚴重不足、用水排水困難;機耕路殘缺,難以實行機械化耕作;耕地地界凌亂不清晰,田塊不規整,不利于耕作;耕地面積分散,難以統一,有效耕作時間少;勞動力貧乏等。
為了實現耕地綜合開發的現代化、機械化、高效化和最大效益化,同心村將對耕地科學整理重劃,建設“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效準農田。通過廢舊田、填舊渠、廢舊路等途徑增加耕地面積,重新科學布局。每300米修建一條2.5米機耕路,每200米修建一條1.5米小機耕路,每100米修建一條生產便道。對階梯田、凌亂田、零星田以及田埂、泥渠進行合并整理,重新劃分,增加有效耕地面積。通過科學整合布局,最終實現“路到田頭、渠到田頭、水到田頭”,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
本次同心村農田改造共1059畝,為英德市開展耕地整理重劃試點,大良扶貧工作組通過與順德區扶貧辦、英德農業局和望埠鎮政府共同協助,爭取于今冬明春完成改造工程。整治資金初步估算每畝約2000元,省、市、縣級財政每畝投入1200元,順德區扶貧資金每畝投入800元,總投資約212萬元。
據大良扶貧工作組組長林先生介紹,改造后的農田每畝收入1100-1200元,每畝可增收約300元。
建設衛生站綜合樓,每年可增村收入3萬元
同心村衛生站綜合樓今年底建成使用,增加村集體收入
同心村衛生站位于舊村委會一層,屬上世紀60年代的泥坯房,墻體多處開裂,已屬危房,望埠鎮16個村在解決基層衛生站建設方面因資金缺乏久久不能重建,已不能滿足村民看病需求。今年英德市與鎮政府各下撥80萬元用于建設衛生站,每村10萬元,缺口由村自籌解決。經同心村黨委村委與大良扶貧工作組商議,計劃建設二層樓房,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的衛生站綜合樓,其中一樓衛生站為80平方米,村委會辦公區120平米,建成后二樓由村委出租給當地石場的工人,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3萬元。
此項目總投資49萬元,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已爭取市補貼10萬元,大良扶貧組扶貧資金35萬元,剩下的由村集體籌資,該項目已于2013年8月1日動工,11月將建成,12月投入使用。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