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桂新貌(網友“五個輪”攝)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今日(4月18日)下午,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和順德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生態文明示范區將舉行合作協議簽訂儀式。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雙方在接下來的時間(2014—2016年)里,將從創新生態文明制度、優化空間開發格局、發展綠色循環低碳、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建立生態文化體系等各方面進行合作。
據了解,在各級政府的努力下,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截至今年4月,順德十個鎮街中共有5個“國家級生態鄉鎮”,9個“廣東省生態鄉鎮”,大良、勒流、龍江已全面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標準,并通過省里的驗收,目前未正式命名。
同時,全區108個行政村中,共有16個“廣東省生態村”、104個“市級生態村”。此外,順德一中學校獲得“國家級綠色學校”,振華社區獲得“國家級綠色社區”,大良大門生活污水處理廠等5個單位獲得“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大良順峰社區等7個社區獲得“廣東省綠色社區”,26個社區獲得“市級綠色社區”,李兆基中學等30所學校還獲得“廣東省綠色學校”,197所學校獲得區級以上綠色學校。
其實,早在2012年底,順德區領導就拜訪了國家環境保護部生態司,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提出順德將以“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順德”。國家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司司長莊國泰聽了順德的生態建設情況匯報后,稱贊了順德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注重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的做法,并對順德創建“國家生態區”工作提出了意見,希望順德盡快達到創建“國際生態示范區”的標準和要求。
此后,順德也一直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積極推進,從環保制度創新、環境綜合治理、城市升級等方面做出了努力,順德城市網也從本月15日起至昨日,連續針對性地推出三篇系列報道全面解讀順德做法以及下一步的計劃。系列報道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順德城市網論壇網友“默默行走”便主動就“環保注冊師制度”提出話題討論,引起網友的激烈討論。順德城市網的微博、微信也有很多網友關注,給予報道評論的同時,也為順德生態文明建設提意見和建議,其中網友“一個點”便提出,順德在建設生態文明時,需要保護好順德的水鄉文化。
這名網友的觀點,這次合作也考慮到了。記者了解到,此次合作除了對環境治理、循環經濟、制度創新、空間優化等方面有要求,還倡導建立生態文化體系,合作將注重對嶺南水鄉特色文化、古建筑等原生態文化的保護和修復,確保城市發展和歷史文明的有效傳承。
■系列報道
制度創新篇:環保制度讓企業主不再“蒙查查”
環境治理篇:天藍,水清,鄉愁依在夢不遠
城市升級篇:優化城市空間,推進生態文明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