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康園30位殘障學員在義工和社工的帶領下,首次走進順德博物館
學員走進永亮善品容桂店,體驗了當服務員的感覺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參觀博物館、到社企飲食店體驗服務員的工作,這樣的經歷對于北滘康園30位學員來講,是一次全新的體驗。這次體驗讓他們知道,原來殘疾人員是可以自力更生的。
走出他們的小小世界
“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了,昨日(4月24日)下午,共青團順德區委員會、區義工聯、北滘義工聯等聯合舉辦了青年助殘活動,30名青年義工與來自北滘康園的30名殘障學員進行一對一結對。在義工和社工的帶領下,學員走進了順德博物館和永亮善品容桂店。
據了解,北滘康園是設在北滘社會綜合服務中心內的機構,主要為殘障人士提供綜合系統的服務。據悉,目前康園主要為青年的殘障人士提供職業康復,同時還開設兒童康復服務。其中接受職業康復的殘障人員有30名,兒童有12名。這次參加體驗活動的就是30位青年殘障人員。
在康園里,他們被稱為學員。康園工作人員霍連女告訴記者,學員在康園里會學習做一些手工藝活,另外,老師也會設置些“娛樂”活動給學員們,比如說教大家打鼓,豐富學員的生活。康園已經成為學員們的一個小世界,在這個小世界里,他們大多過著康園、家里兩點一線的生活,很多學員甚至連北滘都沒有走出去過。
康園以外、北滘以外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北滘義工聯干事黃智宏告訴記者,這次實現義工帶學員一對一結對幫助,一方面是希望帶殘障學員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開闊他們視野,另一方面,也借這次的結對讓義工甚至是社會人員去認識、了解接納殘障人員。
聽聽他們的心種歷程
基于這樣的思考,昨日,30位義工和30位學員走進了順德博物館和永亮善品容桂店。在博物館里,學員們見到繅絲制作、順德龍舟等場景后,異常興奮。“扒龍舟我喜歡看。”一位學員看到吊在博物館里的龍舟后興奮地和隊友們分享了他的感受。
當然,這次行程當中,除了感受到順德文化特色,學員們還走進了永亮善品容桂店。在這里,學員不僅體驗了一把當服務員的感覺,還聆聽了同為殘障人士店員參加工作的心路歷程。
店員峰仔(化名)也曾經因為殘障問題害怕面對社會,他們也曾經缺乏生活自信,是社會企業讓他們實現了就業。在工作中,他們接觸的人越來越多,然后開始漸漸融入社會,生活重新出發。峰仔的經歷與參加康園學員阿貞的經歷很是相似。
阿貞如今在北滘一家社企“甜夢成真”當服務員,曾經患有抑郁癥的她一度不愿意走出家門,害怕接觸社會,后來去了康園。就在5個月前阿貞成為“甜夢成真”店的一名員工。在店里,阿貞學習給客人下單,上菜等工作,漸漸地,身邊的人發現阿貞變開朗,變堅強了。
記者在采訪阿貞時,這位26歲的女孩已經可以對答自如。阿貞的蛻變是很多殘障人員所期望的,但是有不少殘障人員往往缺乏邁出去的勇氣。因為理解他們的心理,才有舉辦了這次活動。
團區委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次的交流活動,讓康園的學員知道,在順德,有人和他們一樣的經歷,但通過努力后可以獨立甚至是自力更生。團區委希望以此樹立殘疾人創業就業的信心和自強不息的信念 ,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