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街道北區社區退管服務站揭牌成立
順德召開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階段會議,年內退管工作將在全部村居鋪開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昨日(5月20日)上午順德召開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階段會議,順德城市網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10鎮街已分別設立了“退管服務站”,年內退管工作將在全部村居鋪開。明年年底,有超過24萬名區內外享受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將全部納入管理服務。
10鎮街設退管服務站,年內鋪開全部村居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企業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從原來的“企業人”轉向“社區人”,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政府建立管理服務機制,為他們提供基本養老經濟保障、醫療保健、日常生活照料等社會化管理服務。
當天上午,大良街道北區社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站(簡稱“退管服務站”)正式掛牌成立。據北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吳國雄介紹,目前北區社區享受退休養老待遇的居民有4465人,其中享受職工退休養老待遇的3933人,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532人,完成了3382名退休人員的建檔立冊工作。
記者了解到,北區社區退管服務站探索以購買服務和退休人員自管雙結合的退管服務模式。組織文化、體育、健身、康復、公益服務等活動組,向退休人員提供社保政策咨詢,建立退休人員健康檔案,定期走訪70歲以上退休老人等。
據順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養老和失業保險科陳健強科長介紹,今年上半年10鎮街設立退管服務站,下半年工作將鋪開至全部村居,而明年年底,有超過24萬名區內外享受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將全部納入管理服務。
退管工作推行有阻,資金不足是意識不強
在當天會議上,各鎮(街道)人社局匯報了當前推進退管示范試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對于區政府給每個鎮街補貼的10萬元啟動經費,10鎮街代表大都說到資金不足工作推行難的問題。
另據悉,杏壇以馬東村作為退管工作示范單位,在機構建設、管理架構、崗位職責、工作規范、服務流程、退管檔案、活動制度、信息管理、社會化參與等方面逐漸加強建設和完善,杏壇2014年落實退管服務資金共50萬元,為其他村(社區)提供帶頭作用和示范經驗。而在7月后,退管服務工作將在全鎮30個村居全面推進。
據悉,馬東村常住人口基本數為3445人,其中退休人員為721人,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人人員269人,新農保退休人員452人;退休人員占總人數的20.9%。預備將退休人員一次性納入管理。
對此,順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馬智榮常務副局長認為,“大家都用資金不足作為借口來強調退管工作推行遇阻,試問大家有沒有真的把這件民生事重視起來?論經濟實力其他鎮街相信都不會比杏壇均安差,為什么杏壇能做到這樣好,推行方案提前策劃并步步落實,說到底還是我們的人不夠用心,沒有向鎮街領導爭取更多的支持。”
退管服務不是養老院服務,是人性化關懷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鎮、村用于退管服務經費按區要求不低于每人每年200元的標準執行。這個養老額度看起來并不大,正如區人力資源決咨委委員、廣東博思職業培訓學院院長李慧娟曾認為的,養老服務不應該理解為養老院服務,而是當一個人從崗位退下來后,養老服務就應該介入,其背后體現的人性化養老關懷才是其中的價值所在。李慧娟認為,對于一些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政府給他們搭建平臺更重要,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如今,順德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接近18萬,隨著老齡化越來越明顯,養老服務問題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而退休人員是老年人中的一大群體,為此,這一群體的服務和管理也同樣重要。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