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豐富杏壇城市內涵,魅力水鄉美在杏壇(盧國亮攝)
逢簡村公園一角,干凈舒適的環境惹人愛
編者按:順德創文工作已推進3年,城市面貌有多大改變?人文環境有何變化?……順德城市網策劃“順德創文進行時媒體采訪行”,以體驗者的角度,呈現創文工作推進以來的各種變化。在此期間,也期待大家積極參與其中,多留言并提供意見和建議。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走進杏壇右灘村,地面干凈、綠樹成蔭、環境幽靜、田園式的漁村和淳樸的民風是杏壇右灘給人的印象。通過近幾年創文、美城行動,杏壇30個村居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改觀。而其不斷挖掘水鄉獨特的小橋流水人家之美,更是讓文明之花遍地開。
正如杏壇鎮黨委委員、創建辦主任陳瑞貞所言:“這幾年我親身參與杏壇創文其中,深深感受到杏壇生活、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升,充分顯示了一個嶺南水鄉美麗的精神品質所在。”
文明旅游多添風采,杏壇活化水鄉之美
在創文的這幾年,杏壇進行水鄉文明活化,古建風貌保育與開發是其中的亮點所在。而水鄉逢簡是著名的嶺南水鄉,頗受珠三角游客的歡迎。連續幾年,杏壇鎮在水鄉逢簡推進“文明旅游”工作,成效顯著。
近幾年杏壇投入了大量資金,改造完善逢簡的基礎設施。其中投入2080萬元對村內河涌進行綜合整治,并建設村級污水處理站,此項目是順德河涌生態治理示范項目,是探索農村分片治污方法的重要舉措,在順德乃至廣東尚屬首例。
此外,每年投入200多萬元對村內的環境衛生清潔進行統收統管,通過村委會自籌資金利用全村的閑置地、雜地修建了東岸、高翔、明遠、潭頭、新聯、家厚、西街等七個公園,規劃建設2個停車場。2012年以來多方籌集資金近1億元進行主要景點改造,重建、擴建有200多年歷史的覺妙靜院,修復了距今600余年的劉氏大宗祠以及和之梁公祠、明遠橋和金鰲橋,投入新游船,同時規劃建設嶺南文化藝術展覽中心,打造文化交流發展平臺。
如今,逢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內環境整潔、衛生狀況良好,旅游線路已逐步完善。
另外,杏壇結合創文,在逢簡舉辦了大量宣傳活動,包括“逢簡水鄉文化節”、“逢簡墟”、“公共空間藝術創作”等。杏壇為加強“文明旅游”的宣傳,在逢簡的主要景點、出入口、主要街巷、市場等重要的節點,設置了大量的文明旅游公益廣告,提醒各游客遵守景區秩序。并且,在游客服務中心設置了志愿服務點,派發文明旅游宣傳手冊,引導各游客文明旅游。陳瑞貞坦言,文明旅游為“水鄉逢簡”的良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城鄉環境美化,30個村居一起華麗蝶變
除了活化水鄉外,近年,杏壇結合創文工作大力改善城鄉環境,推進綠化工程建設,先后推進鎮內“一河兩岸”綠化提升工程,城區建設路等主干道“五位一體”提升工程,將鎮面主干道連成一片,全面提升杏壇鎮面街道景觀水平,城市品質再次提升。
其中,珠二環杏壇段出入口及沿線綠化景觀提升工程,綠化面積為25.6萬平方米,充分展示了嶺南水鄉的韻味。該項目受到原佛山市長劉悅倫的高度肯定,贊揚綠化很有水鄉范,是“花錢不僅辦了大事,還辦得很漂亮!”,是順德的綠化示范。而2014年初通車的杏壇二環路北段綠化工程又成為杏壇城鄉綠化的典范代表。至此,杏壇城市綠帶逐步形成,生態美景遍布城鄉。
杏壇河網密布,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河涌就是杏壇的條條血脈。為重現昔日杏壇水鄉風貌,杏壇同步推進城市污水、農村分散污水、工業廢水治理,投入4749.24萬元對轄區內261條支干河涌和支涌進行疏浚。
其中,杏壇2014年啟動新一輪的農村分散污水處理建設,投入1800萬元建設安富、吉祐兩個村級污水處理站,邁出了村居污水治理的新步伐,實現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和削減,環保整治成效初見。
此外,右灘等8個村居共14個農村分散污水治理工程的前期籌備工作也已經完成,下階段將進入工程推進的實質性階段。
其中在推進村居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提升改造方面,杏壇目前已完成了23個村居垃圾統籌收運體系二期BOT項目的招標工作,加上城區一期項目,已全面涵蓋了全鎮30個村居。2014年上半年,杏壇已完成西登、東村、桑麻、南華、光輝、安富、馬東7個站點的建設并投入使用,其余站點的建設正加緊推進。
近年來,在杏壇創文、美城行動的常態化推行下,城鄉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靜臥杏壇水鄉小橋、輕倚亭榭,居民或是散步或是閑談改造后的杏壇齊新路齊新河“一河兩岸”,褪去了舊衫,讓昔日的嶺南水鄉重現杏壇。
也許正如杏壇鎮副鎮長、杏壇環運城管分局局長黃家慈所說的,“我們推行的美城行動工作目的應是為村民群眾創造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
設置文明餐桌提示卡,讓文明之花在市民心間綻放
創文宣傳,文明之花市民心間處處綻放
正如陳瑞貞所說的,市民群眾作為創文工作的主體,只有真正發動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創文中去,才能切實實現文明創建,共建共享創文成果。
為此,杏壇全面加強創文宣傳工作,在鎮中心城區各主干道、非主干道、背街小巷、文化廣場公園、建筑工地以及各村居全面設置了“講文明樹新風”戶外公益廣告。而為了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杏壇還在各村居的主要街巷設置了文明提示牌,同時制作了流動X架和海報,在各村居、鎮服務中心、銀行、郵政、車站等窗口單位當眼位置擺放和張貼,戶外創文公益廣告超過戶外商業廣告的20%。
而在創文宣傳方面,杏壇全面鋪開文明餐桌宣傳,在各類餐飲店、機關、雙管單位、企業、醫院等單位飯堂設置了文明餐桌提示卡、文明餐桌宣傳海報,制作了大量創文知識明白卡,將創文知識普及到各企業、學校、村居。開展創文知識進社區、道德模范巡演、公民道德教育系列講座、“我們的節日”系列文體活動,通過學模范及道德模范現場分享自身經歷與體會,傳播身邊模范、好人的優秀事跡,引導廣大市民自覺成為文明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延伸閱讀
闖蕩多年,杏壇游子落葉歸根定居時代城
“我們杏壇真是越來越美了。”在外省闖蕩多年的杏壇人方先生回來杏壇定居后,說出了內心的感受。在他看來,與多年前的杏壇相比,現在的杏壇道路干凈,河道清澈,綠化豐富,人文素養大有提升,讓他覺得幸福指數好高。
大學畢業后,方先生一直在外省做生意,去年才回到杏壇發展,他說以前每次回家,都可以明顯感覺到城市面貌的變化,現在終于回來定居了,為自己身為杏壇人而自豪。方先生把定居之所放在了美的時代城,他說,這里能讓他感受杏壇的水韻之美。
方先生所說的這些改變,都是在杏壇鎮政府大力推進創文和“美城行動”之后發生的。3年前,政府的“美城行動”就提出了要把杏壇建設成為“宜居魅力水鄉”,經3年的共同努力,建設“產業新區、生態小城、美麗水鄉”的總體目標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成效有目共睹,城市變更美了,人們生活也隨之更美好。而這些改變,讓“美的·時代城”的業主方先生感受最深。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