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社區如何不再陌生?(圖片來源網絡)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覃海妮) “小區里的對屋住的是誰都不知道……”你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人們的居住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搬進了樓房中單元式的住所,然而,社區中的鄰里關系也變得越來越淡漠。“遠親不如近鄰,社區如何不再陌生?”12月27日,網友“車輪”在順德城市網論壇上發帖詢問道。“車輪”的這一問,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烈討論。
友鄰網絡讓社區不再陌生?
隨著城市化帶來社區格局的變化,社區互助體系的建立變得愈發重要。近日,由大良農業和社會工作局主辦的“友鄰與你關注社區正能量”——社區鄰居感謝日活動在順德清暉園舉辦,17個“社區好伙伴”、11位“社區好鄰居”、8位“社區好師傅”以及6位“社區好幫手”得到了表彰。據了解,“友鄰”社工項目進入大良中區、新松社區內之后,聯接不同人士及組織建立社區網絡,其中有大小商鋪、企業22家,居民群體14個,居民義工613個。該“友鄰”社工項目聚焦社區長者照顧、少兒社區安全以及社區歷史記錄,不斷為社區增添正能量。
對于“如何建立友好的鄰里關系,讓社區不再變得陌生”這個問題,網友“車輪”認為,大良開展的“友鄰與你關注社區正能量”項目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在社區中建立友鄰網絡,把社區的大小商鋪、企業,居民群體,居民義工納入其中,構建互助體系,對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讓社區充滿溫暖和正能量。
隨后,不少網友都對“車輪”的看法表示贊同。不過,有網友在贊同的之外還持有不同的意見。網友“那個泛黃的夏天”表示,“友鄰與你關注社區正能量”項目,雖是個促進鄰里友好關系很不錯的方法,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現在順德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一個社區里往往住著來自不同地方以及本地的居民,除了親人外,連個說話的熟人都找不著了,很有可能大家從搬進去的那天起,自家房門一關,便與鄰居很少往來,甚至連鄰居是干什么的,都不大清楚。此外,大家對外人的防范心也越來越強,這令得人們更加緊閉房門。雖然現在有這些項目了,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讓“社區不再陌生的”。
改善友鄰關系重在個人意識
“是啊!雖然大良為幫助社區建立友鄰網絡,改善鄰里關系,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居民個人的意識。如果大家都沒有這個改善鄰里關系的意識,政府做再多的努力效果也是很微小的。”網友“春花不爛漫”認為,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和強化居民的社區公共精神,要以社區成員的利益和需求為紐帶,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關心社區公益事業,自覺地維護社區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形成“全民參與、人人享受”的精神氛圍,形成“社區大家庭”之情。
除此之外,網友“我不是粽子”還認為,要在社區中建立友鄰網絡,淡化友鄰之間的冷漠關系,僅僅是居民有意識還是不夠的,政府也應該扮演好引導人這個角色,引導居民積極參加這些關注社區正能量的項目,從而改善友鄰關系,建立友鄰網絡。
■話題通道
遠親不如近鄰,社區如何不再陌生?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登陸“順德城市網論壇”和“順德城市網博客”瀏覽評論;歡迎網友市民報料,可撥打報料熱線0757-22221840或登陸城市論壇“市民報料”進行報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