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順德市民將吃上更放心、更安全、更高質量的豬肉。4月22日上午,順德區生豬屠宰行業改革政企合作簽約儀式在區政府會議中心多功能會議室舉行。順德以“國資控股+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把區內現有的6家生豬定點屠宰場核減至2家。
當日,區國資企業廣東順控城投置業有限公司與佛山市順德區振安屠場有限公司等6家區內生豬定點屠宰場,在順德區委常委梁偉沛,佛山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獸醫師駱炳堅,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譚逢顯等領導見證下,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這意味著順德區屠宰行業改革邁出重要一步,也是順德農改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
順德區生豬屠宰行業改革政企合作簽約儀式。
改革:探索“國資控股+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當前,國家、省、市正在全面推動屠宰行業改革,要求屠宰行業要轉變經營模式,引進國有資本獨資經營或控股屠宰場,取消現有的代宰制運作模式,改為實行生豬采購、屠宰、冷鏈配送的產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完善動物衛生監管機制,整合現有資源,將駐場官方獸醫由鎮(街道)派駐改為區級直接派駐,多措并舉,建立布局合理、競爭適度、方便高效、安全放心的生豬定點屠宰管理體制,嚴格把控生豬產品質量關,確保肉類安全、保障肉品供應穩定,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據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譚逢顯介紹,順德全力推進生豬屠宰行業改革工作,區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完成對屠宰場資產評估,擬定了《順德區深化屠宰行業改革優化生豬定點屠宰場設置實施方案》,確定了駐場官方獸醫改革的初步方案。
順德以“國資控股+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整合區內現有的6家民營生豬定點屠宰場,由區國資企業牽頭與6家生豬屠宰場合作組建新的屠宰公司,以“肉聯管理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的模式架構組建,把全區6家生豬定點屠宰場核減至2家。
同時,把代宰制改為屠宰制,駐場官方獸醫由鎮(街道)派駐改為區級直接派駐。多管齊下,對生豬采購、屠宰、冷鏈運輸、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監管,層層把關,嚴控肉品質量。
佛山市順德區樂從供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建基認為,順德區屠場整合,創新合作機制,采用“6+1”、“企業加國資”的合作形式,不但使順德屠宰行業保留了民營企業的元素,更提振了民營企業的經營信心。同時,整合采用了創新分配模式,讓原有屠宰企業在既定模式下,能有更高的利潤分配。
期待:將屠宰場創建成國家級、省級標準化屠宰場
據悉,順德生豬養殖年出欄量約10萬頭,但順德人一年要吃掉約160萬頭豬。為此,生豬定點屠宰場的監管顯得尤為重要。梁偉沛認為,順德整合區內現有的6家民營生豬定點屠宰場,改革一步到位,而且從體制和機制上保證,讓區內市民及周邊消費者吃上更放心、更安全、更高質量的豬肉食品。
梁偉沛說,采取國資控股、社會資本參與、市場化運營的模式,既是最大程度地實現政府與企業的合作共贏,也是推進順德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高質量發展的大膽嘗試與創新,將大大有利于保障豬肉產品質量安全。
同時,梁偉沛還對新屠宰公司提出要求:積極完善新公司成立的相關手續,并盡快運營起來,使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強化人員配置、制定完善的公司管理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公司化運營,充分尊重股東意愿開展決策和管理,確保公司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體系下運營;提高技術水平,高標準、強要求,達到設施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制度化、配送冷鏈化、追溯信息化要求,把順德的屠宰場創建成國家級、省級標準化屠宰場;加強經營管理,強化項目,打開市場,贏取各方經濟收益和豐厚回報。“通過改革全面打通生豬采購、產品加工、屠宰、冷鏈運輸、銷售等環節,為順德實現食品安全、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當日,參加簽約儀式的佛山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獸醫師駱炳堅對順德生豬屠宰行業改革的方式表示肯定,認為采用國資控股加民資參與的順德模式,體現了順德人敢為人先的精神。
政府引導、企業配合,部門聯動,通力合作,順德區屠宰行業改革將在4月底順利完成。(鐘柳梅 張浩川)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