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順德與黔東南州開展東西部協作的開局之年。順德與黔東南州開展東西部協作,是黨中央、省委賦予順德的政治任務, 更是順德在新階段東西部協作中的光榮使命。與黔東南州協作的工作重點在哪?難點在哪?如何發動順德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
順德區委宣傳部、順德區鄉村振興局指導,順德區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的媒體采訪團,于9月12日至9月16日深入走進順德區結對幫扶的雷山、劍河、臺江、三穗四縣,開展采訪調研。即日起,順德城市網推出“黔東南媒體采風”系列報道,了解順德幫扶鄉村振興的一線實況。
“組團式”醫療幫扶是臺江縣東西部協作的一大特色,目前佛山市中醫院全力參與到順德對臺江縣民族中醫院的幫扶工作中。9月1日,佛山市中醫院副院長蔣開平及3名管理人員正式入駐,該隊伍被譽為支醫最強陣容。
那么何為“組團式”幫扶?如何開展“組團式幫扶”?9月15日,黔東南順德媒體采訪團來到對口的臺江縣民族中醫院尋找答案。
醫院的薄弱嚇到了進駐醫生
為何說這是最強陣容?從民族中醫院門口的展板上便可探得一二。上面展示著4位進駐醫生的風采,佛山市中醫院副院長蔣開平是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已有30多年臨床經驗和多年管理經驗。內分泌糖尿病科副主任王甫能是省中西醫結合介入學會常委,長期從事內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佛山市中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陳星是中西醫結合臨床(骨科方向)碩士,也是中醫院創傷中心行政副總監。服務拓展部副主任黃少娟是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具有豐富的骨傷科和急危重癥領域臨床護理和管理經驗。事實上,這是一場蔣開平們主動開展的面向社會的宣傳活動,目的是讓市民了解到有佛山醫生到了這里,希望提升他們的信心。
蔣開平帶著團隊開展組團式醫療幫扶。
正式入駐后,蔣開平任臺江民族中醫院院長,其余三位任副院長,正式開展組團式幫扶工作。所謂組團式,用蔣開平的話說就是“管理+技術”的全方位幫扶,不只是業務提升,更重要的是醫院管理制度的全面構建、專科的建設、人才的培養等,真正做到“授人以漁”,幫助醫院具備自身“造血功能”。
雖然已經做了心理準備,但民族中醫院的實際情況還是嚇到了他們。醫院現有職工105人,其中醫生只有20多人,且基本為年輕醫生,一個主治醫生都沒有,無論從學歷、職稱還是經驗都很薄弱。“這是我們支援過的地區當中人才基礎最薄弱的。”蔣開平坦言。此外,由于場地局限,醫院才設置了4個臨床科室,床位僅有60張。黃少娟告訴城網君,整個醫院一個月的門診量都比不上佛山中醫院1天1個科室的量。
管理+技術 組團式幫起來
這樣薄弱的情況更增強了幫扶工作組的決心,要運用佛山的經驗和資源幫助這家醫院全方位地提升。首要的就是人才,蔣開平透露,借助今年10月新醫院搬入新址的契機,推動當地政府廣納英才到醫院,將通過就地手把手教授、送至佛山中醫院實戰進修再回到本醫院帶著修煉的多層次有步驟培養方式,一步步地將醫療隊伍帶起來。其次,豐富專科建設。針對目前臨床門診過少的問題,將逐步設置風濕病科、中醫治未病科、急診科、消化科等,一旦開科,佛山中醫院還將派人過來指導帶徒弟,醫護人員配比將達到1:1,可能屆時還將有16至20人過來。
佛山市中醫院4名專家支援臺江民族中醫院。
未來,幫扶工作組還將依托佛山市中醫院“華南地區區域中醫診療中心(骨傷)”品牌優勢、精細化管理運營模式、中醫重點學科、遠程會診平臺等,推動臺江縣民族中醫院建設一批實力強、有特色的重點中醫科室。
對于幫扶工作組的進駐,民族中醫院醫生們都充滿了求知的渴望,積極主動跟著前輩們的腳步學習。今年醫院將搬進新址,幫扶工作組的工作設想將得到空間上的支持,屆時也將有600萬元醫療設備配置初步到位。但蔣開平也坦言,新院搬遷只是一個起點,醫療設施需要大力投入,人才缺乏的問題也同樣是重頭,幫扶依然是任重道遠。
雖然困難重重,可是幫扶工作組卻很堅定:“我們很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專業和努力幫助到一個地方,造福一方百姓。同時,也希望佛山、順德各界能夠關注到醫院的需求,盡可能地為醫院硬件投入、軟件提升上給予更多的力量。”(梁碧柔發自貴州黔東南臺江縣)
■更多報道點擊專題查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