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賦能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3月4日,廣東預制菜產業最新技術成果發布暨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會(簡稱“對接會”)在佛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如期舉行。本次活動是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系列活動之一。
東預制菜產業最新技術成果發布暨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會舉行。
活動現場,“2023年廣東預制菜產業十大領先科技成果”所屬科研院所及高校代表對各自上榜技術或設備進行主題分享,企業代表就當前預制菜產業如何提效增檔提出需求;基于推動預制菜全產業鏈成果及技術轉化落地,迎合企業和市場研發需求,現場還舉行了“科-企”合作簽約儀式,共有7家單位達成4組合作項目,超300人與會見證。
預制菜高質量發展,技術攻關三大要點
“要把預制菜打造成高質量的美食。”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省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理事長廖森泰表示,預制菜不是一般的方便快餐,它只是一種性狀表現而已,假如沒有“美食”概念,將不能走遠。
怎樣才算“美食預制菜”呢?
首先要提高安全性,包括食材、加工、運輸的安全,涉及到保鮮、調味品、冷鏈物流等環節,需要科技支撐;其次是美食工業化,作為用“工業鍋”炒熟“農業菜”的代表,設備升級可賦能預制菜高質量生產。廖森泰提到,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注重基礎研究,這也是研究院要做及在做的重點工作,包括建立預制菜原材料的數據庫、掌握加工過程中的食材變化規律、提升健康營養的預制菜加工工藝等。
東預制菜產業最新技術成果發布暨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會現場。
“科技賦能,創新引領”不僅是口號。廖森泰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研發平臺的作用,基于此成立了省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并得到54家全行業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協會共同參與。“研究院的作用主要是搭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橋梁,并將繼續深化產業和科研的紐帶作用,加強科技創新力度,研發更多關鍵技術及裝備、開發高品質預制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據了解,目前研究院梳理出了一份“雙清單”:一份是研究院可以提供的技術供給清單,一份是目前預制菜企業的需求清單,并已著手對應的研發工作,助力打造高質量的美食預制菜。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省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理事長廖森泰(左),南方農村報社編委彭進(右)
領先科研技術成果,盡顯廣東硬核實力
在同期同地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開幕式上,發布了“2023年廣東預制菜產業十大領先技術成果”,包括超高壓鎖鮮、定向酶解生香、新型綠色保鮮材料、無菌封裝、低嘌降酸等技術上榜。對接會現場就這些優秀技術代表項目進行了講解。
從廣東預制菜高達1000億元以上的市場出發,來自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東藥科大學、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專家分享了包括冷藏、保鮮、運輸、加工等各個方面的新技術,用科技助力企業做出高品質、高還原度、營養健康的預制菜搶占市場。
特別地,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呂義忠提到,廣東政府的積極探索、科研機構的創新研發讓企業“嘗到了甜頭”;同時,呂義忠呼吁政府及科研單位可從以下幾個工作助力預制菜更快更好發展:一是牽頭構建預制菜行業標準,這是高質量發展預制菜的基礎;二是做好工業化轉化的技術攻克工作,這也是預制菜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所在;三是搭建規范的預制菜食品智能化平臺。
企業呼吁科技賦能,科企合作助力發展
“在預制菜加工、食材、設備、數據、包裝升級等方面,如果可以得到更多技術支持,我相信我們的預制菜會做得越來越好。”對接會上,恒興集團、品珍科技、廣州酒家等預制菜頭部企業代表分別提出當前預制菜發展痛點,并希望得到更多創新科研技術賦能。
現場簽約。
科技賦能生產,而科研也需要與產業及市場結合才能體現價值。對接會現場,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以及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威致遠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翔順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肇慶市高要區蓮江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就不同內容的科企合作項目進行了簽約。
編輯:鐘柳梅
來源:順德區農業農村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