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發布《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清單的公告(第5號)》,公布了今年首批20項灣區標準。其中,順德主導制定其中10項、參與1項,占清單總數的55%。
↑識別上方二維碼查看完整清單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順德區市場監管局聚焦粵港澳重點民生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聯合大灣區技術機構、行業協會和企業,成立由粵港澳三地專家組成的標準編制技術團隊,持續拓展“灣區標準”深度廣度,先后組織制定了美食、消費品、養老服務、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灣區標準54項,在全市占比72%、大灣區占比23%,位列粵港澳三地縣域首位。
本次新增順德主導和參與的11項包括廣府早茶、龍舟文化、養老服務等領域的灣區標準,以高品質為目標,以先進性、特色性為導向,以科學性、規范性、可操作性為原則,推動粵港澳三地標準和規則銜接,不斷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有力促進大灣區聯通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保護傳承廣府早茶
“非遺”新增6項美食灣區標準
作為列入了省級非遺名錄的廣府早茶,歷史悠久、獨具特色,不僅在粵港澳大灣區廣受歡迎,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都具有重要影響力,在中華美食文化中具有典型地位,其中“dimsum”等粵方言已經進入英美日常詞匯。廣府早茶融匯中西、種類繁多,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不少古法炮制的傳統點心,因工序繁雜、費時費力而近乎失傳。
為加強對其保護和傳承,順德區市場監管局充分利用多年深耕美食標準化優勢,承擔了廣府早茶系列灣區標準研制工作,聯合香港飲食業職工總會、澳門飲食業工會等機構和粵港澳專家、點心大師,在前期主導制定了蝦餃、燒賣、叉燒包、蛋撻、腸粉、生滾粥等6項灣區標準的基礎上,新增主導制定糯米雞、蘿卜糕、咸水角、豉汁排骨、豉汁鳳爪、奶皇流沙包等6項廣府早茶灣區標準,深入挖掘美食文化內涵、突出烹制工藝特色、保障質量和食品衛生安全,通過標準引領推動粵菜粵廚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不斷深化粵港澳三地美食文化交流,進一步推動順德美食走出順德、融入灣區、走向世界。
弘揚大灣區龍舟文化
制定《民間龍舟競賽組織管理規范》等2項新標準
建設灣區,文化先行。龍舟文化作為嶺南文化代表之一,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文化符號。為推廣和傳承大灣區龍舟文化,增進大灣區各城市人文交流,順德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內外有關部門,協調廣東省龍舟協會、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中國澳門龍舟總會、順德區樂從鎮體育總會等粵港澳三地相關社團組織,邀請粵港澳專家組成項目團隊,組織制定了《民間龍舟競賽組織管理規范》《龍舟活動中心建設規范》2項灣區標準。
標準突出龍舟文化活動特色性、規范性和安全性,為民間龍舟競賽的組織管理提供全面指引,科學、合理規定了對龍舟活動中心建設的關鍵技術,填補了相關標準空白。
制定2項新標準
推動灣區養老服務領域交流與合作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越來越多港澳老年人選擇來到大灣區內地,“跨境養老”正成為新趨勢。在此背景下,《養老機構出入院管理規范》《養老機構新入住長者適應服務規范》2項灣區標準的制定,聚焦港澳長者內地養老服務熱點難點,充分運用標準化手段化解跨境養老服務痛點問題,聯合香港品質保證局、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等粵港澳三地相關組織,積極推進跨境養老灣區標準服務研制工作,進一步推動粵港兩地養老服務領域交流合作與優勢互補,提升兩地長者生活品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養老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
下階段,順德區市場監管局將圍繞粵港澳三地共識度和關注度高的領域開展灣區標準研制工作,初步制定了樂齡、廣府手信、甜品、黃金首飾等領域的標準研制計劃清單,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開展上述標準的工作協調、立項研究、文本起草等有關工作,持續擴大“灣區標準”研制領域,不斷豐富“灣區標準”內涵,進一步促進大灣區互聯互通、互利合作。
編輯:陳琴琴
來源:順德市場監管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