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未來,鄉見新風采。
為深入貫徹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戰略部署,吸引全國各地有創造力、有行動力高校青年大學生共同參與順德鄉村建設, 鼓勵和支持青年大學生團體以創新、 創意的視角關注順德鄉村振興相關議題,共青團順德區委員會、順德區和創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創未來·鄉見順德”青年鄉村實踐計劃,項目獲得了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創未來專項基金的支持。
歷經4個月的精心籌備與深入調研,12支優質青年實踐團隊帶著階段性行動成果來到佛山市第二屆青年藝術周現場,與廣大市民共同分享鄉見歷程。
青年大學生實踐團隊參與佛山市第二屆青年藝術周展覽。
深度實踐,激活順德鄉創新動能
“創未來·鄉見順德”青年鄉村實踐計劃采用“鄉村出題、青年答題”的形式,引領一批有朝氣、有創意、有干勁的高校學生團隊走進順德鄉村,以實際行動為鄉村發展。
走進“創未來·鄉見順德”青年鄉村實踐計劃作品展區,可見由青年大學生傾力打造的“鄉創”成果琳瑯滿目:“果寶特工隊”用心創作的碧江金樓、大照壁文創造工精致,深受青年歡迎;“吃了嗎”團隊創作的尋味順德南涌美食地圖吸引了眾多游客在大墩“原地打卡集取南涌美食徽章”;“碧江無敵”團隊以碧江社區大木棉樹景觀為原型,創作出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公共空間改造系列方案,小小模型栩栩如生。
青年大學生團隊積極分享實踐行動的感與悟。
來自廣東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曾俊杰,帶著5名同學組成“野生魔法師”團隊,開展“樂從騰沖‘顯堂廚房’及周邊水環境亮化設計” 實踐。通過兩個多月的深度調研與訪談,借助Mapping參與式共創工作坊,設計形成了一套活化鄉村街區公共空間的方案;同時,團隊成員與當地群眾開展茶話活動、收集騰沖歷史舊憶,發起“騰沖僑義堂-涌勁·沖主題展覽” ,促進騰沖歷史文脈與藝術潮流的融合, 為騰沖社區發展注入新活力。
“陶心筑夢隊”由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4 位環境設計專業優秀學子組成,他們選擇以“大墩村陶藝街節點打造”為實踐選題,通過深入挖掘大墩歷史文化及陶藝文化內涵, 形成了“陶墩墩”文化IP及相關文創品,由其設計的“陶·園·結·義”大墩陶藝街節點景觀在第二屆佛山青年藝術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打卡。
“野生魔法師”積極分享“參與式”行動實踐的理念與成果。
廣納英才,構筑多元共建新格局
創未來·鄉見順德”青年鄉村實踐計劃基于順德區6個選點村居(大良街道蘇崗社區、陳村鎮南涌社區、北滘鎮碧江社區、樂從鎮騰沖社區、樂從鎮大墩村、杏壇鎮古朗村)充分盤點形成了34 項實踐選題。
“創未來·鄉見順德”青年鄉村實踐行動作品展暨交流分享會圓滿落幕。
自行動發布之日起,共計吸引了來自全國9省市、46所高校的 163 名青年大學生熱情關注和咨詢,共計接收申報意向38份。經過嚴格評審,最終12支青年大學生團隊(75名青年團隊成員,其中在讀碩士研究生15人)脫穎而出,團隊圍繞文化品牌打造、裝置藝術設計、街區環境美化、旅游研學規劃、文化活動策劃、空間活化改造、產品包裝設計、數字交互設計、線上媒體傳播9大實踐選題方向, 針對14項具體鄉村議題展開了深入探索與實踐。在156天的實踐時段內,青年們與順德本土村民攜手同行,共同譜寫了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本項計劃旨在通過搭建廣泛的社會資源網絡,號召各方力量共同關注順德鄉村發展,培育一批青年創新創意團隊、形成一批高質量創意答卷、推選一批鄉創行動標桿青年。持續探索形成可復制的青年參與鄉村振興模式,以開放姿態容納創新思維,以專業素養助力鄉村發展,在雙向賦能中繪就“美美與共”的新圖景,為順德鄉村發展持續注入青年創新創意力量。
編輯: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