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鄧云) “這里是大門污水處理廠,這里是逢沙污水處理廠,這兩個廠可以處理大良大部分村居的污水,但新滘這個地帶的卻很難處理。”在吳矩云辦公室的正對面,掛著一幅順德十個鎮街的地圖,地圖上哪個位置有污水處理廠,哪里沒有,早已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
作為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的常務副局長,對于順德污水處理的問題,吳矩云在承擔著更多的責任的同時,每天對全區污水的思考成為他生活的一種常態思維,吳矩云期待著順德水鄉能回歸到往日的純凈與芬芳,“其實,我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去做這些事。”
■談現狀
現狀一:順德水質嚴峻,唱贊歌有點過
順德城市網:在3月5日,佛山市委書記李貽偉到順德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參觀杏壇逢簡村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是否可以說順德在農村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呢?
吳矩云:成績不敢說,只能說我們在農村污水處理這方面起好了步,確定了思路、選好了方法等。事實上,對比目前順德內河涌水質情況,我認為我們現在還遠不到唱贊歌的時候。
雖然,順德近些年的內河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河涌黑、臭、臟現象得到緩解或消除,但由于污染面廣點多、歷史積沉嚴重,順德區內河涌水質不容樂觀。就在2011年底,順德選取了90條內河涌、270個斷面對內河涌水質進行抽樣檢測,結果顯示,60%以上的斷面屬于劣五類水質。
而內河涌水質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農村污水的排放,因此,加快農村污水治理就顯得有點急迫。為此,就在過去的兩年多里,區鎮兩級已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完成勒流南水等9個村建成12個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并從目前運行情來說,還算不錯。
現狀二:意識淡薄+用地困難+資金受限=推進有點慢
順德城市網:兩年多時間建成12個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這個速度算快嗎?
吳矩云:其實算是比較慢的,但這也算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為在探索農村污水治理的初期,確實會遇到一些阻礙或者不理解,這需要我們去解釋,然后給市民一段時間去接受或者理解。
就拿市民對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認同度來說,需要一個接受過程。陳村青云小學附近的污水處理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還沒建污水處理廠之前,住在附近的居民經常投訴部門不做事,可等到要建污水處理廠了,居民又不答應了,他們不放心技術,為此,我們只好去和市民一一講清楚。
除了市民意識外,事實上,在用地指標和資金問題上,我們也面臨著問題。因為目前順德大部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沒有建設用地指標,因此在報建及招標方面有很大的困難;而資金方面則缺口比較大。
■談措施
巨資的投入,兩年7.8億的治理費
順德城市網:面對這么多的困難,有沒有想放棄的時候呢?
吳矩云:其實,我并不認為這些是困難。從我內心來看,我認為推動這項工作只要用心做根本就沒有任何困難。像我剛剛談到的那些其實只是協調中的一些問題而已。
我為什么說沒困難,因為這項工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快農村污水治理步伐,順德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通過“以獎促治”、競爭性安排財政資金推進農村污水分散治理設施建設,由區鎮兩級共同出資7.8億元(分別承擔50%),計劃用2年時間基本完成全區農村污水分散治理設施建設。
不僅如此,我們還有市民的支持。隨著市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很多市民對農村污水處理的意識也越來越高。雖然,我們在推進的過程中會有個別村民不理解,但大多數還是贊同的。
■談目標
讓污水變室內水,魚兒可以暢快地游
順德城市網:看來您對這項工程是信心百倍,那您肯定對這項工作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目標。
吳矩云:我記得我來到順德時,經常看到有人在大良河里捉魚摸蝦、游泳,但現在這種景象全不在了。我的目標并不高,我不期望馬上就把類似大良河的河水變成飲用水,但我希望在一定的時間內要把大良河的水變成室內可以使用的水,比如養養魚。
因此,今年將全面推進農村污水分散治理工作,按照“區統籌、鎮實施、村運營”原則,力爭到2014年底,完成98個農村分散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其中,2013年計劃完成61個,2014年計劃完成37個。相信在之前的經驗、探索上,接下來的推進會更快、更穩、更好。
(編輯:尹辰)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