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小學校長是順德社會的精英,他們不但是順德中小學教育管理的實踐者,同時也是順德社會進步的促進者和思考者。在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引導這些精英力量在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時,放眼順德社會,以社會的大視野辦好教育,以教育精英的眼光觀察社會和思考社會,將對順德教育本身的改革和凝聚社會的發展正能量產生相互促進的作用。
基于這樣的思考,順德城市網與順德區教育局合作,推出新聞系列報道新欄目“順德名校長訪談”,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對順德比較有影響的中小學校長進行一對一、面對面專訪。通過訪談,讓擔負教育管理重要任務的中小學校長比較系統論述其教書育人的理念、教育管理的經驗、學校建設的特色,和根據這些特色由校長演繹或者分享其教育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價值所在。
樂從中學校長曾盛華從普通的任課老師做到正校長,一路耕耘,一路艱辛,一路收獲
本期校長檔案
姓名:曾盛華
職務:樂從中學校長
教育名言:以生為本和以師為本同樣重要,在發展學生的同時要發展老師,讓老師成為自己專業領域的精英。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黃婷) 一走進樂從中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八個金光大字矗立在教學樓上。沿著林蔭小道走著,順德城市網記者發現,這所學校很漂亮,除了環境優美,更重要是配套設施很完善。
時間剛好碰上第二節課下課,校園里一片“沸騰”,攝影協會、羽毛球協會、寫生畫畫協會、跆拳道協會,各種社團活動的開展,洋溢著滿是學生們的興奮和熱情。如此一所充滿“活力”的學校,想必校長一定不簡單。帶著好奇心和疑問,順德城市網記者來到校長辦公室。
走進辦公室,簡單素樸卻不失典雅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辦公桌旁那盆綠意盎然的萬年青,欣欣向榮地昭顯著生機。坐在記者面前的曾盛華,一身休閑打扮,滿臉笑容,顯得十分親切,舉手投足都流露出他的執著、干練和自信。
樂中之路:課堂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曾盛華從事教育工作已有20多個春秋,從普通的任課老師做到正校長,一路耕耘,一路艱辛,一路收獲。“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是他“言必信,行必果”的真實寫照。
2008年,與樂從中學一路成長起來的曾盛華走上了校長的崗位。上任第一天,他便發現多數老師上課模式仍舊傳統,學生聽課激情也不高。此時,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怎樣才能讓學校突破發展的瓶頸?“教書那么多年,我認為突破學校發展的瓶頸關鍵在課堂。”曾盛華回想起自己曾經參加校長高級研修班的經歷,那時就萌發的新課改之夢,現在他更加堅定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決心。
眾所周知,樂從中學是一所“怪胎”學校。為何稱其怪,學校錄取分數線每年都是順德區最低的;但是,學校的老師很多是來自“211工程”的師范名校。在這樣的校情下,如何才能讓高素質的教師接受呢?此時,學校剛好迎來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要想順利通過省級評估,大家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構建有效課堂。”在師大會上,曾盛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什么是有效課堂?簡單來說,改變傳統的師本位為生本位,改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
經過改革的樂中,仿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一學期下來,學校的教學成績取得了不錯成績。“左撇子習慣用左手,如果強制他用右手,不遵從就不給飯吃,他一定會反對,這不可行。但如果讓用右手的人拿得更多,讓左撇子感覺到必須改變才能拿得多,這是可行的。”曾盛華告訴記者,隨著學校課堂改革的推進,一些習慣了傳統教學方式的老師漸漸意識到問題,師生關系沒那么融洽,教學成績也漸處下風。除此,學校還培養改革突出的老師走出學校、到外面的學校介紹教學經驗,“評價變了、氛圍變了,用‘右手’的人自然越來越多了。”曾盛華說。
從事教育工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一個很有儒雅博學的校長。”
“一個很有責任心的校長。”
“很親切的校長”,“很可愛的校長”,“很溫和的校長”……
采訪結束后,曾校長帶著記者參觀了一遍校園,無論曾盛華走到哪里,都有學生跑過來和他親切問好,從師生的評價中,記者感覺到這是一位備受擁戴的校長。
在學生們眼中,曾校長不僅僅是老師、校長,他更是很多同學心目的“男神”。“學校原來有一名學生,初中的時候,他經常打架,破壞性極強,后來勉強考上樂中,經常破壞公物,是一位讓老師極為頭疼的學生。”教研室主任邱裕興告訴記者,曾校長多次找這位學生聊天,還幫助他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這位同學喜歡打籃球,于是校長讓他參加學校社團組織的籃球賽,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后來還培養他成為體育特長生,雖然一開始訓練成績并不理想,但是經過大家的鼓勵,這位學生成績提高非常快,高三的時候完全脫胎換骨,后來還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做教育,最開心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能夠有出息。”看著學校一樹一木,學生們在校園里快樂地成長,曾盛華頗有感觸,于他而言,能從事教育工作,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目前,順德的教育也在不停地探索和創新,順德城市網也祝愿,在曾盛華校長帶領下,樂從中學會越辦越好。
■對話名校長
順德城市網:您的教育理念一直倡導“以生為本,以師為本”,對于在樂從中學的發展定位中,您是如何解讀這八個字的?
曾盛華:學生固然要培養學生,但要有名師才能培養出名學生,有名師、名學生的地方才能叫做名校,而不是以學校的等級名號來評定的。
所謂的“名學生”,不僅是在教學、學習上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就樂從中學而言,我們從高一進來就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讓他成為社會的好公民、學校的好學生,爸媽的好孩子,學習成績好往往是次要的,我們更希望學生能夠在校遵守紀律,學會與人相處,在家里懂得感恩父母,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遵守社會秩序,一句話就是要有守法意識。
樂從中學一直堅持著“以生為本,以師為本”。以生為本,就要抓住學生的長遠發展、和諧發展,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樂從中學通過豐富的社團活動讓學生特長發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存在和被需要的價值。
除此以外,以師為本和以生為本同樣重要。我們的老師作為幕后英雄,大多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在學生得到發展后只能落寞地謝幕退場。長遠來看,這種重心傾向不利于學校長遠發展,所以我們還提出了“以師為本”,要成就教師,讓他們獲得職業幸福感,對于老師而言,只有三尺講臺才是他釋放的地方,學校就是要幫助他們成為專業化教師、專家,讓他能夠成名成家成功。
曾經有專家來樂從中學考察,他們感覺這里的老師每個人都很陽光,這就是職業幸福感的體現。這種幸福感在我們學校得到了普遍的體現,就連我們的學校其它職工,也是每天有說有笑,他們感到幸福,因為他么的工作得到了認可,他們也是自己的奔著幸福去追求的。
■此前報道
《順德一中劉伯權: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