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的《元日》,短短四句詩,已經把千百年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
還記得筆者小時候,每逢過年,年三十到年初二基本都是睜著眼睛等天亮,無他,爆竹聲從晚上10點一直響徹到第二天早上10點,春節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節日啊!
言歸正傳,相信很多80后、90后都有這樣的回憶。當年,順德的爆竹業真的非常興盛。只是順德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以后,爆竹廠也基本被清理干凈了,于是,我們的春節,多了安全,也少了點氣氛。
以小作坊為主,制作過程復雜
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雖然現在已經很難聽到爆竹響起的聲音,但爆竹業卻曾經在順德非常興旺,而且興旺了很多年。過去廣東省的爆竹業以東莞、南海、順德等地最為有名,而順德的爆竹廠又集中在大良。
當時較為有名的爆竹廠有馮源盛、三利、何二益等等,產品除了內銷,還出口到港澳、東南亞等地。爆竹的制作過程相當復雜,包括制藥、切紙、卷筒等十多個工序,而每個工序又只能手工完成,工廠無法容納那么多工人,所以除了一些制藥、箍炮等工序必須由專業工人完成外,其他全部給外工完成。
這些發外工種對技術要求不高,也不需要趕工,因此,在爆竹業的全盛時期,大良范圍的住戶,近半數都有做“兼職”外工,有的家庭,大人小孩一起參與,從事多個工種,分工明確,儼然一個個加工小作坊。
爆竹業的興衰,與政治經濟相關
爆竹業的興盛,與當時的經濟和政治環境有很大關系。清末到民國時期,順德的蠶桑業非常發達,人民生活比較富裕,籌神祭祖、逢年過節,大多燃放“中頭”以上爆竹。尤其是新春后工廠開工商鋪開始營業時,更是喜歡燃放五千頭、一萬頭的“大頭”爆竹,因此,也極大地帶動了爆竹行業的興盛,這也是爆竹業最為興盛的時期。
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以后,順德的蠶桑業迅速衰落,經濟大幅萎縮,爆竹廠大量倒閉,一些爆竹廠的工人跑到澳門和南海等地的爆竹廠工作。
到了20世紀30年代,順德農村轉種甘蔗,大小糖廠紛紛建成投產,社會經濟有所好轉,大良的爆竹業又有了復興之勢。尤其是抗戰之初,每逢報紙電臺公布殺敵捷報,人們欣喜若狂,紛紛燃放爆竹以示慶祝,每每徹夜不停,使爆竹的銷量大增。
但好景不長,南粵淪陷后,人們生活無依,哪有余錢買爆竹?日寇不知道出于何種原因,也禁止人們放爆竹,于是,整個行業一下就垮掉了。
浮浮沉沉,終究退出歷史舞臺
日本投降后,爆竹業雖然有所恢復,但因為抗日戰爭和內戰,順德經濟受到重創,人口大幅減少,爆竹業不大如前,僅有一兩家爆竹廠在勉強維持。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出口創匯的需要,爆竹業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又再次興旺起來。
近年來,由于環保需要、順德產業轉型升級和禁爆竹令的推行,爆竹業已經逐漸遠離順德的中心產業,到了今天,順德已經再也找不打爆竹廠的身影了。曾經輝煌一時的行業徹底退出了順德的歷史舞臺。
來源|順德區檔案館(作者蘇惠峰)
編輯|方外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